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目前,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要通过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
在区域协调新形势下,如何理解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作用?什么样的城市可以成为中心城市?怎样提高其综合承载能力?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什么是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是一个体系。实际上,国际的、国内的、区域的、地区性的各类中心城市,形成了复杂的网络联结。”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冯奎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的中心城市,不仅是指国家中心城市,而且单就国家中心城市来说,它也是一个变化发展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
冯奎表示,2018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中,特别强调了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城市,这些城市都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充分条件。
记者梳理发现,2010年住建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五大国家中心城市;2016年5月份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2016年12月份发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表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2018年2月份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从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的角度,应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国家中心城市的布局。有的城市承担了多项国家对外开放的职能,具有较强的国内国际带动作用,也应创造条件推动其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冯奎表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马庆斌认为,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先“虹吸”再“辐射”是一个普遍的区域经济现象。省会城市经济和人口的首位度在一个时期内逐步提高到15%左右,往往会较好地提高中心城市的实力,但如果首位度持续提高,对周边小城市的带动作用就比较小,省域经济发展也会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比较好的模式是培育一个副中心城市。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肖金成表示,一个特定区域,城市比较密集,有一到几个大都市,每个大都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一个都市圈。当都市圈和其他城市圈耦合,城市群就形成了。但在城市群之外,我国还有大片地区是非城市群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需要区域中心城市带动。
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加快了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步伐。比如,江西省日前印发《关于支持赣西经济转型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赣湘鄂区域中心城市”成为宜春市的目标定位之一。
中心城市什么样
“中心城市的作用很多,我比较强调它的三个中心作用。”冯奎解释说,首先是增长中心。中心城市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都极其显著。如果用高度来刻画产出,只有少数地方出现极细极高的形状,这意味着大量的产出都来自于中心城市的国土空间。其次是创新中心。中心城市大学多、科研院所多、企业多,构成创新的主体;人员、资金、数据等各类要素流动频繁,联结丰富,加速创新的步伐;创新孵化条件优越,为创新创造条件。再次是服务中心。中心城市拥有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能力、较为健全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生产消费服务能力,能为整个区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保障。增长中心与创新中心使中心城市加速集中,服务中心则使整个城市体系格局能够在一定程度分散布局。
马庆斌认为,城市群是实现区域经济“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的创新平台和增长极。在城市群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中心城市将发挥辐射带动、引领示范、组织协调的功能。
“随着户籍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成为政策新的发力点,城市群尤其是中心城市周边的城乡结合带,将是重要的政策空间载体。”马庆斌说。
马庆斌表示,区域差距的实质,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的差距。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空间抓手,将是协调城市群和中心城市的发展。把这个“纲”举好了,区域协调发展“目”的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张开。
肖金成认为,我国多数地级市区域面积1万平方公里左右,区域人口500万至1000万,应有一个中心城市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城市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比较弱,要增强这些城市的产业承载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使其规模更大,辐射带动力更强,从而带动区域发展。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成为区域中心城市?肖金成表示,一个区域既要有大城市,又要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体系才比较合理。“我认为,当一个区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左右,中心城市人口超过100万,辐射半径能达到60公里左右,就能够实现对区域的全覆盖。区域人口接近1000万,未来有可能吸引区域内1/3的人口,中心城市的人口就能够发展到300万,其辐射带动力就会更强。”肖金成表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我国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提高承载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能力。
在马庆斌看来,综合承载力应包括四方面内涵,一是在人口更加密集的同时,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公共服务的优质度不断提高;二是在经济要素更加聚集的同时,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更加澎湃;三是在产业集群更加多元的同时,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功能更加凸显;四是在国际交往活动日趋频繁的同时,更加具有全球或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
冯奎认为,从承载力的组成内容来看,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包括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等方面。从承载力充分发挥条件来看,既有客观的方面,也有主观的方面。所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有人讲,中国城市应无限扩大,其实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在短时间内城市治理能力难以支撑这种扩张。”冯奎说,从承载力表现形式来看,决定综合承载力的是整体协同优势,因而要看到城市承载力的长板、短板是客观存在的,但最重要的是看它们的协调度。从承载力的评价效果来看,既要讲承载力对当代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也要讲它对于未来发展的承载,是可持续的承载力。
冯奎认为,决定城市竞争力的往往是城市综合承载力中的短板,弥补短板不足,可以依靠系统的优势。
“提高综合承载能力,要增长城市‘群’的协同思维,提高都市‘圈’的辐射能力,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群治理体系。既要实现轨道、地铁、高速等硬连通,也要实现市场、服务等软连通。”马庆斌表示,要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两个轮子一起转,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区域和全国的技术创新策源地。构建更加包容的“新老市民”融合体系,更加畅通不同收入群体向上流动的政策体系。
肖金成认为,在依靠市场力量主导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应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未来我们应通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肖金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