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体现了对新科技条件下道德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在网络空间建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引道德实践,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强化教育引导,也需要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弘扬美德义行。
网络信息内容广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纲要》指出,要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让优秀文化充盈网络空间;创作新内容,繁荣新文艺,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引导性,增强辨别力,让良好道德取向成为网络空间主流。以法治鲜明的价值导向,弘扬美德义行,成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生态日渐清朗,优秀作品不断涌现。一批反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品“叫好又叫座”,成为各大互联网平台长盛不衰的“引流资源”。
互联网是信息的宝库,但也可能是“潘多拉的魔盒”。“带节奏”的网络舆论可能危及政治安全、社会稳定,“黑公关”、流量造假严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上网、防止网络游戏沉迷,保护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维护市场秩序。既发挥互联网信息交流、反映民意的作用,又依法规范市场竞争,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利。
办网站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不能仅以给钱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要依法压实企业主体责任、促使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依法依规经营,加强网络从业人员教育培养,坚决打击网上有害信息传播行为,规范管理传播渠道。
网民既是网络信息内容的生产者,也是使用者;既是良好网络生态的受益者,也是网络生态恶化的受害者。要强化应用市场平台和应用程序平台的双平台监管,实现全主体、全环节、全流程的监管全覆盖,同时科学规范账号功能,重点监管具有媒体属性和动员能力的网络平台,引导广大网络信息内容使用者尊德守法、文明互动。
《纲要》指出,要积极培育和引导互联网公益力量,壮大网络公益队伍,形成线上线下踊跃参与公益事业的生动局面。“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慈善”在引导人们随时、随地、随手做公益,推动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良好风尚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风险和信任危机。必须通过强化技术规范和管理规范,加强互联网募捐平台管理,提升网络公益透明度,促进网络公益规范化运行和有序发展。
网络空间在物理上是虚拟的,在社会上却是现实的。必须加强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形成综合治网格局,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执法司法,加强网络社交平台、各类公众账号等管理,重视个人信息安全。建立完善新技术新应用道德评估制度,维护网络空间道德秩序。
通过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明公德、守公德、严私德,构建良好网络生态,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法治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抉择。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