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李燕:
让錾刻工艺品融入百姓生活
本报记者 王轶辰

农家小院即是錾刻作坊,每天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是李燕耳中最美的音符。江西省工艺美术师、鹰潭市余江区錾刻县级非遗传承人李燕,是当地传承錾刻技艺的佼佼者,她希望錾刻技艺能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人了解、研习錾刻技艺,“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錾刻,是用金、银、铜等金属材料延展性兴起来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每件工艺品要经过千万次的敲打、錾刻、淬烧,可谓千锤百炼。自16岁当雕刻学徒算起,李燕从事錾刻创作已有25年。从出师成为技术能手,李燕做过管理工作也带过徒弟,再到回乡创办工作室,李燕说这么多年创作出的最满意的作品,是自己的“匠人之心”,“要永远把自己当作一名工匠,一个手艺人,这件‘作品’需要一辈子去錾刻、去打磨”。

做一名匠人,首先要练好手艺。錾刻工艺是个细致活,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技师,需要很长时间来学习实践。多年来,李燕的案头总是摆满了专业书籍,一有空就去参加展会、拜访老师傅,国内基本跑遍了,还常到国外去参观研究,渐渐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风格,也有了自己的品牌。李燕说,“出去接触更多的匠人,见识更多的作品,触类旁通会有很多启发,对创作有很大帮助”。

创作时融入文化元素,是李燕一直坚持的理念。“铜錾刻本就是非遗文化,结合文学、历史、书画等元素后,常常会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灵感和火花。”李燕说,2017年她曾到陕西参与复原法门寺出土文物,每完成一件复原文物,都让她感觉接受了一次文化的洗礼。

近年来,随着机械设备大量应用于工艺品生产,给传统手艺人带来冲击。而李燕认为,这恰恰是一个机会。“以铜錾刻为例,机器与手工的结合,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可以生产出更多像茶具、铜壶这样的实用产品,让錾刻工艺品‘飞’入千家万户,这样錾刻技艺才会有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现在,李燕的工作室不仅创作纯手工定制作品,也加大了“实用”錾刻产品的生产,市场前景很好,加入工作室的技师已有10多名。李燕说,以后要把发展方向拓展到青工培训,壮大工匠队伍,同时坚持艺术和实用相融进行产品设计创作,提升錾刻传统工艺的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