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幻文化 不破不立

□ 覃皓珺

过往科幻作品中,众多令世人惊叹的奇思异想,已随着时间流逝由遥不可及变为朝夕日常,想象与现实的“破壁”往往近在咫尺,许多曾经超前的设定当下的受众也“见怪不怪”。难道随着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科幻的“黄金时代”已经流逝?

至少在中国,不仅科技发展立于时代潮头,科幻风潮亦势头强劲。中国科幻已然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在国内影响愈发深刻,但与此同时,还需面对本土科幻发展中的新问题。

科幻创作“破界”,人才为先。1903年,鲁迅作为首批由西方引入科幻题材作品的译者,曾提出以“科学小说”启蒙国人的观点。百年后,将《三体》《北京折叠》翻译到海外的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则以中国科幻惊艳了世界。贫弱的故国早已焕发新生,科幻在中国也历经了由“舶来”到“输出”的“破界”巨变。这既离不开科幻作者们不断实现的创作突破,也受益于与科幻创作相关的各类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实际上,科幻作为一种文化风格、创作类型,兼具着极高的包容性,甚至超前于时代的意义。科幻作家们以超越性的思想力结合丰富的想象,融入人性的普遍共鸣,由此生发出令人叹服的科幻佳作。文科背景的科幻作家自然不少,而众多“破界创作者”同样成果斐然。张冉、阿缺、王诺诺等理工科行业出身的青年作家纷纷涌现,科研教授王立铭、“科普网红”河森堡等跨界人士亦尝试以科幻写作“破界”,郭帆、张小北为代表青年导演们投身科幻文学的创作改编,令国内科幻作品呈现出崭新的多姿样貌。此外,陈楸帆、宝树、王侃瑜等青年科幻作家同时也作为译者,继承着文化“破界”的使命。

同时,一批科幻文化研究者也在成长、成熟,正为中国科幻创作注入“破界”新力量。王瑶、贾立元等兼顾科幻文学作家与研究者双重身份的青年学者,以及首批科幻文学博士姜振宇、肖汉为代表的相关领域专业研究人才,他们正活跃于高校课堂和各大论坛,与吴岩、戴锦华、杨庆祥等学术前辈交相回应中国科幻的种种新命题,将中国科幻介绍给世界。与西方语境不同的文化谱系,正印刻下属于中国科幻的来路与征途。

科幻产业“破局”,唯靠作品。2019年,被昵称为“小破球”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破局而生,被视作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之作。似乎一夜之间,科幻产业纷纷被带动繁荣,但伴随着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其中潜藏的风险隐忧也不可忽视。那么,中国科幻产业到底将在未来发展中“破”向何方?

科幻电影的大门绝非依靠《流浪地球》一部作品撬动,而是长年来产业发展和人才积累,在机会成熟时才会形成合力、完成突破。只要产业端正心态、注入活水,“已破之局”绝不会因为某些作品的失败而就此荒废。但“破局”的关键——必然是优秀的科幻作品。无论是出版、电影还是游戏,只有打造兼顾思想性与娱乐性,具有中国特色,讲述中国故事,连接人类命运和共同思考的科幻佳作,以此为核心令多方凝心聚力,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目前,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中影、腾讯、博纳等公司已搭建起有益于科幻产业相互联动的合作模式。诸如未来事务管理局、微像文化、八光分文化等一批由科幻爱好者或研究者组成的民间文化企业,以及科幻爱好者自发组建的讨论组及自媒体,也将情怀倾注于科幻事业发展中。更多从业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幻相关产业不应被视为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摇钱巨树”,而是有待继续扶持、倾注合力的“育种良田”。

科幻文化“破圈”,仍需时日。中国科幻虽然相较于过往,影响力正与日俱增,但必须承认,它尚未真正“破圈”,其受众仍旧仅对大火的作品有了解,对中国科幻的整体认识并不完备。而更丰饶兴旺的科幻文化土壤,才能孕育出更多产业人才,拓展发展空间,实现持久收益。

在多年科幻文化的影响下,那些曾经仰望星空的孩子已然成长,他们以情怀和专业汇聚成科幻发展洪流中澎湃的发展巨力,令如今的中国科幻迎来了属于自己“黄金时代”的契机。但是,要创作出经久不衰,有极强文化影响力的作品,感召更多人投入科幻浪潮,还需要更多优秀作品的积累,更完备的人才培育模式,更全面的产业发展轨迹……中国科幻,还需要更漫长的时间。

历史与科幻,宛如立足当代现实主义表达的两端,共同书写着人类的赞歌。科幻在变化,然而不变的是其中关乎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那些穷尽时空极限的真相或假想,那些洞悉人性深处的光明与黑暗,那些栖身生活点滴的悲喜与希冀……无论多么遥远的幻想,最终仍旧是靠一代代追梦者,通过奋斗和创造去实现。中国科幻的崛起,归根结底在于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文化繁荣、国民自信。历经积淀与思考,正跨越历史、扎根当下、目及未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以中国科幻“破题”于时代,回应着超越命运与星辰的新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