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才驱动下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去向何方
本报记者 郭静原

数字经济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无论是人工智能竞争,还是云技术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竞争。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制定人才战略来激活数字经济的潜能,以打造创新城市和实现城市群发展?

为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全球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中国,发布《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城市和城市群发展研究报告》。报告通过聚焦全球26个城市及11个城市群的数字人才,分析对比其就业现状、技能特点和流动情况,深入洞察不同地区和城市如何基于数字人才建立起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及未来趋势,为政策制定、企业发展和个人技能提升建言献策。

在数字技术驱动下,行业边界越发模糊,可为什么说城市群的发展与数字经济休戚相关?“人才是数字经济最重要的驱动力。”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陈煜波表示,数据在全世界都可以获取,但人才不会到处分散,因为创新思想具有高度网络效应和集聚效应,硅谷的兴起强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发现,从数字人才的流动来看,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是世界各大城市群中最主要的数字人才来源地。此外,英国—爱尔兰城市群、德国城市群的数字人才在区域内流动比例均超过60%。而我国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3个城市群表现出相反趋势,区域外流动比区域内流动更加频繁。

“数字经济不是空中楼阁,一定是建立在过去的工业基础之上,其本身是工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相对处于工业化中期或中后期阶段,形成某一城市群的数字经济产业趋势比较聚焦,没有呈现出多元化,导致一些数字人才在单一地区很难有用武之地。”陈煜波认为,我国数字经济一方面要基于现有产业特色基础上发挥优势,但不能只聚焦在某一领域,因为这样不能全方位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比如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过去只招聘机器人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但现在数字经济的一大特点是软件,很多地方智能制造最大的弱点是缺乏软件人才。”

领英中国总裁陆坚表示,人才流动有助于城市补充高需求岗位的人才供应,建立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国际知识共享,从而推动创新发展。根据目前分析可知,人才的国内迁移趋势越发明显,而国际迁移趋势却相对较弱。加速推进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的落地,将有助于打造更完善的全球一体化数字经济发展,沟通跨国界的知识共享,进而建立起促进贸易和市场开放的全球职业网络。

此外,报告指出,数字人才的行业分布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侧重点。例如,纽约和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金融行业的数字人才比重高于其他城市;广州和深圳作为全球重要的商业和创新中心,其消费品行业的数字人才比重非常高。“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城市群的数字化转型依赖于该地区已有的行业优势。在优势行业推动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生态系统构建,从而有利于经济数字化转型。”陈煜波告诉记者,如何更好地利用产业集聚优势,着力突破主导行业的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同时加强与其他同类型优势行业区域的联系,将是未来政策制定的方向。

数字经济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动态创新变量。报告还显示,在颠覆性数字技能上,即开发和创造新的数字应用场景的能力,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基因工程和机器人等,具有数字人才优势的城市群中我国占据两席,包括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这将是我国进一步触发数字化革新的支撑点。

“当前,一些国家已经将数字人才培养和劳动力的数字技能提升纳入国家数字经济战略。但这仍远远不够,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发展需要国家之间、区域之间、城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开展更深入的学习、交流和合作。”陈煜波说,希望这项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差距、特点以及下一步发展方向,推动数字人才和技能层面的全方位包容性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