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下一版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赤城:
找准脱贫关键点 确保高质量“摘帽”

本报讯 记者冯举高、通讯员王满龙 姜雪娟报道:2018年以来,河北赤城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两区”建设定位,重新确立了打造“北京北蔬菜园、科技园、后花园”的发展定位,打响产业脱贫攻坚战。2018年,全县共有135个村、11359人精准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2.69%。

以特色农业为抓手,赤城加快提升环京特色产业集聚度。2018年以来,赤城把全县的涉农资金投向转移到产业聚集上来,着力提升“5+2”扶贫产业,即集中扶持杂粮杂豆、食用菌、林果、中药材、特色养殖5个特色种养产业,重点做大错季蔬菜和乡村旅游2个传统优势产业,以此形成“2环3带18个示范基地50家龙头企业”的产业扶贫新格局,即环北京自然生态、环冬奥冰雪温泉两大旅游区,白河露天蔬菜、红河设施蔬菜、黑河特色养殖3个生态农业带,全县18个乡镇建成18个示范区,培育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旅游重点企业,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乡有示范园区、县有特色经济。

此外,依托区位、资源、生态优势,赤城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京城北大门”、“关外第一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海陀等旅游品牌,平均每年吸引京津等地游客上百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5287平方公里的赤城县境内,大大小小的沟沟壑壑有3000多条。这些山沟初看一样,但深入细看又各有千秋。如何在山沟里开发特色经济,走出一条沟域经济的脱贫之路?赤城结合本地实际,采用“沟域经济特色开发”模式,助力全县脱贫攻坚关键节点再发力。

赤城镇浩门岭村位于县城西南8.5公里处,全村192户424人,但旧村常住仅38户68人,村庄空置率高达69%。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村利用优质的生态环境、区位优势和大量闲置的宅基地资源,引进国奥(北京)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实施的冬奥铭悦乡居小镇项目。该项目采用“党支部+合作社”模式,村民和村集体享有项目资产所有权,企业进行投资和运营管理。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解决当地村民就业70人至100人,村民还能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参与企业分红。

像铭悦乡居这样的沟域经济特色小镇,正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据介绍,赤城县先后与首农集团、国奥文投等公司合作,采取易地搬迁、联村并建、整治提升和宅基地利用等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快推进61个“空心村”治理,新雪国度假小镇等多个特色小镇正在抓紧建设。

把创业户放到产业链上、把留守户放到公益岗上、把困难户放到保障线上,这是赤城抓实产业就业扶贫的思路。围绕首都“两区”建设,赤城设置生态护林员、卫生保洁员、河湖巡查员“三员”岗位16859个,让贫困群众在生态保护中获益,在获益中实现生态保护;完善贫困人口就业“一台账四清单”,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网络”,打造“赤城司炉工”等劳务品牌,推动在京就业2.31万人。

“去年,我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4000户收入过万元,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0700元,比2017年增长11%。”赤城县委书记郭新耀介绍。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赤城剩余贫困村由2014年的232个降至90个,贫困人口由32076户68242人降至4442户6531人。郭新耀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县级财力弱、产业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差的县情实际和点多、面广、程度深的贫困状况,赤城正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确保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到1%以下,实现高质量“摘帽”。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