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停止的开放与创新,才让传统文化在千年间保持着勃勃生机。
有了全息影像和虚拟现实加持,不去敦煌也能欣赏飞天乐舞的精彩表演;戴上AR眼镜,穿越150多年历史,一睹圆明园的雍容华贵;在超级大屏幕上走进《韩熙载夜宴图》,加入一场古代的豪门盛宴……
文化与科技的关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密切;文化与科技交织在一起便展现出生机灵动的魅力;科技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又成为科技创新的智慧源泉。
如今,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下,文化与科技日益渗透、相互促进。新技术的蓬勃生长,似乎正慢慢从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点睛之笔,变成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引擎。
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是文化保护的重要出路。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是福建的一个非遗项目,整座桥不用片钉寸铁,使用短的构造材料,却形成了大跨度。不过,随着时代变迁,许多木拱廊桥年久失修被损毁,也因实用性较弱,渐渐被人们遗忘,熟知建桥技艺的师傅亦越来越少。在一次技艺传承人按旧工艺进行廊桥复原时,福建省图书馆组织拍摄团队将整个过程跟踪拍摄下来,后期制作中还结合3D等技术,系统地记录下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再转换复制成可共享和再生的数字形态,为后人保护和研究非遗留下珍贵资料。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在昏暗的洞窟里,专业人员自制轨道、灯箱,逐行逐格拍摄壁画,再将数量庞大的照片一一比对、拼接和修正……这些不过是为了“给佛拍照”。敦煌莫高窟数字化的开端还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而仅实现一个300平方米壁画的洞窟数字化,就需要拍摄4万余张照片。2016年,搭载了30个洞窟高清图像及全景漫游的“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人们只需轻点鼠标,就能身临其境地欣赏洞窟景象。
没有了老师傅的耳提面命,数字化通过影像和数据将传统技艺恒久流传;不同于以往的修修补补,建设“数字档案”,那些不可移动的壁画越过山川海洋,抵达世界任何角落。它可以是一场新奇的遇见,也可以是拿来反复“咀嚼”的参考依据,发挥现代科技力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解历史的全新角度,更让传统文化风貌历久弥新,“容颜永驻”。
文化与科技的碰撞,还将丰富文化价值,重塑文化表达方式。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统计框架》划分,国内外已有多种文化类型与科学技术完成了交流、融合,包括文化与自然遗产、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艺、书籍和报刊、设计和创意服务等,其中博物馆数字策略最为典型。
从卢浮宫到故宫,全球几乎所有博物馆都在拥抱科技。在国内,故宫这样的文化“大IP”尽职诠释了文化与科技可以配合得有多默契。一系列网红产品和融入故宫真实场景的小游戏打开观察历史的新视角,以故宫为核心背景的APP屡登手机应用排行榜前列,深受年轻人追捧。
那些远在天边、高山流水般的艺术作品,也正走近眼前。新技术拓宽了人们接受文化艺术熏陶的渠道,网络虚拟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实现跨越性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带来无限可能。由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打造的“未来艺术实验室”,就以信息智能匹配和数据智能交互为手段,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锋的思维观念,展示推介实验室生成的流动艺术,观众可以通过传感器和各类设备与作品进行互动,营造沉浸式参观体验。
海量数据、便捷迅速的信息传播等压缩了时空距离,让萦绕千年的传统文化与人文情怀以更加便捷、智能、亲民的形象融入当下,在潜移默化之中推动着人们“温故而知新”。正是从未停止的开放与创新,才让传统文化在千年间保持着勃勃生机,它彰显着古人的胸怀和智慧,也迎着时代脚步匆匆演化出新的面貌和业态,架起美美与共的文化桥梁。传统文化正积极拥抱“未来”,下一个惊喜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