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上海市闵行区许泾村办了个老年助餐点,有志愿者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老人们称赞此举十分方便。
独居老人生活中有诸多不便,“做饭难”便是其中之一。老年助餐点有“公益含量”,享受财政补贴,不仅有助于解决“做饭难”,而且饭菜有老年特色,价廉物美,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不止于此,许泾村的老年助餐点还推出了送餐上门服务,解决了老年人顺利就餐的一个关键问题。
因为,到养老助餐点吃饭,对于身体健康的老人而言不是问题,但对那些身虚体弱的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就比较困难。而且,今后这样的老人还会更多。要是养老助餐点不能提供送餐上门,就等于把这一部分老人排除在助餐服务之外,不利于养老助餐点社会效益最大化。送餐上门虽然增加了助餐点的工作量,但毕竟不是大难题,何况需要送餐上门的老人会付相应的一点费用。
触类旁通,各地养老服务中的其他一些“最后一公里”问题也需要打通。比如,推进医养结合,虽然不出养老院就能看病拿药,能够惠及老人,但因为医和养缺乏精确界定和有效监管,医养结合的费用怎么算清往往不容易解决,医养结合在很多地方仍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总之,为民办实事,如果缺了“深加工”,就会把实事搞成了“半成品”,会影响到整体效益。对此,各地不妨排查一下,切实做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地址:江苏省常熟市常福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