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了那一瞬完美的“太空之吻”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
王曙群在装配现场。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吴 凯 李治国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49厂对接机构总装组组长王曙群写在工作室墙上的一句话,也是他作为一名航天一线工人的铮铮誓言。

30年,王曙群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大国工匠”,他的奋斗史是我国航天人传承弘扬航天精神,脚踏实地不断创新,以匠人之心铸航天重器的真实写照。

在太空中,两个航天器的对接被形象地称为“太空之吻”,其中关键设备是对接机构。近年来,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天宫、天舟,对接机构经历了7次飞行试验考核,圆满完成了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所有的对接机构均由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149厂生产,王曙群则是对接机构的总装组组长。

如今的“大国工匠”王曙群,并没有高学历,他1989年从技校毕业后从事普通的钳工工作。每天,王曙群只是踏踏实实地拧紧每一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产品。

在太空中,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组合航天器”的对接技术,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关键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研制团队决定研制全新的对接技术。1998年,对接机构进入初样产品研制阶段,由于很多工作都是首次,出现问题也是再所难免。王曙群说:“当时遇到的问题都是从未遇到过的,对自己的工作都产生了怀疑,这个东西太难了,到底能不能做出来?”

面对重重困难,王曙群还是选择了坚守。对接机构中的每一套单机必须经过各项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总装,其中有10大类31套单机还需经过热循环试验的考核,一次热循环就需37个小时的连续试验。

为了保证试验的连续性和测试数据的准确性,王曙群总是带领他的团队每次都连续工作37个小时,每到半夜瞌睡袭来,他们就用冷水擦一把脸;饿了就啃几块饼干。就这样,31套单机他们连续做了31次37小时的试验。

一晃十几年过去,在对接机构研制过程中,为了提高装配的可靠性。他牵头研发了50多套专用装备。他完成论文15篇,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是对接机构技术国家专利主要发明成员之一。

如今的王曙群,已经成为对接机构中国制造的“代言人”。对于王曙群总装的对接机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给出了“能够让航天员放心地去执行任务”的高度评价。

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生存和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

12把对接锁是对接机构中的关键部件,为保证对接、分离成功,不但相关各舱室的气体不能泄漏,舱与舱之间也要“天衣无缝”,而且对接时必须保持平稳、牢固,不能有剧烈晃动。因此,12把锁的锁钩必须实现同步锁紧、同步分离,这就好比在太空中“拧螺丝”。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分离姿态与设计要求产生了严重偏差,而且这种偏差毫无规律可循。

为了早日攻克这一难题,他通过近一年的反复试验、摸索,终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并马上提出了新的工艺方案,同时调整了测量方法,一举解决了困扰对接机构团队近2年的对接锁系同步性协调的难题,不仅能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也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2011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载着由王曙群带领的团队亲手装调的对接机构,在太空上演了一场完美的“太空之吻”表演,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之后第二个掌握对接机构装调技术的国家。

“没有对接机构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没有团队的一起努力也没有我们今天的成就。”王曙群一直把他的荣誉归功于他的团队。

2012年春节前的一个凌晨,王曙群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在月球车整机振动试验时,测试人员发现了测试数据不符合要求,要求他立刻去北京参与排故。在接到电话后,王曙群顶住压力,让赵杰、夏巧伟、吕雯龙3位年轻人一起去,他留在上海做后方支持。最后,年轻人不负众托:“王师傅,事情解决了!”其实排故的24小时内,王曙群基本没合眼,比结果更让他激动的是,年轻人成长了。

如今,王曙群班组现有成员17人,平均年龄38岁。通过探索与实践,王曙群总结提炼出基于精准对接、筑梦空间的“五零三化”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式,荣获了2018年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唯一获此殊荣的一线班组。

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王曙群坚信,一批批航天人“脚踏实地”的接续奋斗,一定能换来中国宇航员游刃有余的“仰望星空”。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