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知遇”不易
□ 箫 剑

高山流水知音觅,心心相印百代延。

细读《三国演义》原著,可以处处发现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更不乏分合之韵、韬晦之谋。这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里常议常新的话题,也是最能触及读者心灵令其掩卷遐思之处。不过,很多读者常常忽略了另一处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点”,也就是那些用生动艺术手段表现出来的一次次“知遇之感”。

从先秦时期起,我国就产生了对“知遇之感”的文化追求。以流传甚广的《史记》为例,其中描写的豫让、荆轲、侯嬴、朱亥、如姬等人的故事,都展现出知遇之深意。“士为知己者死(用),女为说(悦)己者容”成为影响深远的传统文化精神。“知遇之感”为人生自我实现提供了上佳选择。

《三国演义》对知遇的刻画最明显生动:周瑜和孙权的知遇造成了赤壁一战而鼎足三分的大格局。周瑜的才情、智慧乃至风流倜傥都在遇合中得到完美体现;刘备三访诸葛亮,孔明为报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郭嘉跟随曹操“从征十有一年,多立奇勋”,病死前还留下遗书给曹操献出消灭袁绍之子的计策,死后曹操亲自祭奠。这些故事都浓墨重彩地展现了“知遇之感”的珍贵。

实现“知遇”很难,“遇”有时候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方在“灯火阑珊处”偶然发现。双方都十分珍惜,甚至表现为生死相许。“知遇之感”的最高境界,是“知音”和“高山流水”的文化精神追求。当“知遇”“知己”“知音”转化为人生境界的追寻,就会化解人生孤独感、虚无感,人的心灵将有所依托。

因此,对“知己”“知遇”“知音”的追求代代延续,不断体现于各类文学作品中。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皆有所及。唐人传奇《虬髯客传》就表现了多方面的“知遇”和“选择”主题。红拂女在隋末慧眼识英雄,果断地离开大官僚杨素,而夜奔草莽英雄李靖,是选择丈夫;遇到虬髯客而认兄妹,是选择朋友;和李靖投奔太原公子李世民,是选择领导;虬髯客认识到李世民将是天下英主,就去海外发展,并赠李靖和红拂巨资去追随李世民起事,也是具“慧眼”而对“知遇”有深刻理解。

再比如诗歌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唐代孟浩然《留别王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宋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直到清代的蒙学丛书《增广贤文》中所谓“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都是对“知遇”“知己”“知音”的渴望和追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分析人生有高低不同层次的追求,最高的层次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我各方面的才干和潜能,达到自我实现,得到最大满足和快乐。这,恰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印证了“知遇”的积极意义。

正所谓:高山流水知音觅,心心相印百代延。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