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未必远行,身边总有常常想去、总是没去的好地方
己亥仲秋,久旱无雨,素有香城美誉的鄂东南咸宁,迟迟不见桂子开花。在焦灼的等待中,人们盼雨,盼国庆大典,盼桂香满城。国庆节的指针越来越近,公路、街道已焕然一新,红艳艳的国旗与红红的中国结,点亮了城市的眼睛。室内舞台与露天广场,各类文艺活动纷纷登场,人们载歌载舞,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庆生,表达对生活的满意。许是欢闹的声音惊醒了沉睡的花神,仿佛一夜之间,桂花全开了。满山满岭黄灿灿的米粒小朵,咧着小嘴儿,眨巴着眼儿,冲着人笑。
香,满城。
长假,旅行、探亲或待在家中读几本书,皆是惬意的选择。蜗居日久的我却想造访近郊的一座桥。
桥是古桥,谓官埠桥。我从报纸、网页、新闻上多次看到相关报道,桥与村庄、古镇的点点滴滴,我一一收藏。
我知道,桥在等我。桥在桂子花开花落中,祈盼每一个有缘人。秋阳不语,温煦宜人。车行桂花大道,馨香入眼入鼻入怀。
桥在前方。
远望廊桥,如水上建的木房子,红木梁黛布瓦,亭柱递进,两侧半人高的栏杆,格调一致,影影绰绰,大有古时亭台雅阁之遗风。廊檐下挂满了红灯笼。风过灯笼动,流苏在空中飘来荡去,聚焦众多长枪短炮,亦有老人牵着幼孙,青年扶着长者,对着檐上雕花与灯笼题字,指指点点。
桥是原始的石拱桥,两墩三孔,桥墩呈棱形,切面棱角分明,孔武有力,与半圆的桥孔,方正与弧度之间,刚柔并济,写意桥梁的坚韧与柔美,彰显造桥技术的完美娴熟。
人说,早在三国时期,这里就是官员上船去汉口、京城的埠头,被称为“官埠”。1606年,两岸百姓为了来往方便,在街中心的河道上架起一座石拱桥,人称官埠桥。村、镇皆以官埠桥为名。
“因桥兴市”是旧时咸宁集镇的最大特点,商铺大都聚集在桥头两端。小小官埠桥,古时就有四条主街:西街、东街、横街、河街。据清同治五年修纂《咸宁县志》记载:官埠桥,“有亭有镇,港通江湖,商舶所萃”。鼎盛时期,在官埠桥定期停靠的班船多达35艘,苎麻、土纸、竹木等咸宁主要物产在此集散,周边的通山、崇阳等地百姓亦多来此处购置日用百货,素有“小汉口”之称。
一长者见我盯着桥墩,颇为得意地讲解道:晚清年间,朝廷派两个官员微服私访南方某地,路过官埠河段,因涨水行船侧翻官员落水,盘缠亦尽数掉落水中。南街临河的春来饭馆女老板见状连忙撑船过去,将二人救起,免费提供食宿,临走还给点盘缠。官员从南方私访返京再过官埠桥时,水已退,女老板再次热情招待,二人感动不已。回到朝廷后,申报下拨专款重修官埠桥,并运来七大船石料,不仅将官埠桥修葺一新,还将300米长的官埠街铺上了石块。官埠人的古道热肠,演变成以德报德的故事流传至今。
一座古桥,能打捞出深厚的往事,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官埠村,亦非同寻常。此念一出,仿佛处处皆为磁场,牵引脚底。
穿过青石铺地的长长老街,右拐,迎面一堵墙让人眼前一亮:整面墙为白色,上书红色“为人民服务”5个毛体大字,右下角是巨大的半身绘画像。两侧红旗招展,其上是“官埠火车站欢迎您”。这是个停运多年的老火车站,票房、候车厅、开水房等一切都是原有的建筑。青砖红瓦的平房粉饰一新,褚黄墙上是70年代的绘画与标语,都恢复成旧时的模样。这个老火车站,始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10月,1986年停运,运行了71年。100多年来,见证了中国从落后、解放、发展、繁荣到如今跨入世界前列的全过程。它是中国人自主建设铁路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活字典。它退出了实用历史,却是一段可以触摸的“立体的历史”。我举起相机逐一拍照,前方,隐隐传来了一阵歌声,侧耳,是“我和我的祖国”歌词。老人举着小红旗,精神矍铄;青年人头脸贴有红五角星,意气风发,看样子是一支旅游团队。这组团旅行,是何意?笑答:参加国庆节唱红歌比赛后,意犹未尽,慕名前来官埠镇的美丽乡村旅行。看来近年关注农村旅游文化的不在少数,要不然,这样的长假,缘何都偏好在家门口的乡村游览、度假?
夜宿农家,推窗,炊烟袅袅,秋虫唱和,故乡的味道涌上心头。举桂花酒,对月祈祷,诸多祝愿,乃天下中华儿女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