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2019欧亚经济论坛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行业大咖共商欧亚文旅融合
本报记者 雷 婷

“聪明的休闲”“移动文明”“‘酷’时代与夜经济”“熬最晚的夜,买最贵的眼霜”……在以“交流 共融 互鉴”为主题的“2019欧亚经济论坛”文旅分会——品牌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主题论坛系列活动上,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们用一个个新鲜生动的“旅游金句”,聚焦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挖掘文化传承与创新,探索产业重构与升级等话题,展示了欧亚经济合作过程中文旅发展的新生态。

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曾提出“移动社会”“旅游恩格尔系数”理论。他在论坛上表示,后工业文明的显著特征是第三产业占据重要位置,作为现代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旅游业将成为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以旅游为载体的移动生活,作为一种“聪明的休闲”将成为高级生活方式和品质的象征,并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通过大数据分析,画出了一幅“夜猫子”活动图。他表示,夜经济发展水平是考察城市市场化、国际化程度、文化品格及市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标尺。当前,我国夜经济需要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导向,以商业服务业为供给保障,以高新科技作为技术支持,以信息服务业为重要手段,彰显城市精神的引领力、开放的包容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除了紧追热点,专家学者们还将触角伸向文旅融合的多个领域。在以“文化品牌赋能:新时代下的文旅融合”为主题的“高端对话”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局副局长默罕穆德·吉里德、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副秘书长严晗、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副秘书长刘宇、罗托鲁阿经济发展局首席执行官米歇尔·坦普勒围绕文化品牌新内涵及其打造——从“长安十二时辰”“文化遗产(非遗和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形成品牌在文旅融合中发挥作用”“5G时代,科技助力文化品牌搭建”等热点话题各抒己见,探讨文化品牌如何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李仲广表示,西安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之一,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西安要继续提升旅游品质化和国际化水平。在这方面,曲江可以起到领头作用。本次分会,既展示了文旅融合发展新愿景,也为西安文化旅游“补短板”。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西安以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曲江新区也在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文化场馆、文化IP、文化精品、文化新经济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新途径。相信通过在本次分会上的思想碰撞,一定能为西安乃至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带来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从大雁塔到明城墙,从兵马俑到华清池,作为文化与旅游资源富集之地的西安,正以全域旅游理念,聚焦“商养学闲情奇”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立大旅游产业生态圈,全面实施文化复兴工程,建设西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用好兵马俑、大小雁塔、城墙等名片,丰富“西安语言”,讲好“西安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