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发展的优先目标。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今年前7个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867万人,成绩来之不易。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艰巨性和形势的复杂性,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各地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着力稳经济、拓岗位、兜底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比较充分就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报特推出“千方百计稳就业”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今年上半年,福州市著名民营制造业电源品牌企业飞毛腿集团出口严重下滑。面对严峻形势,飞毛腿集团顶着压力,千方百计拓宽市场、扩大销售,保证企业现有人员队伍稳定,实现了不裁员、不减员。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也是社会的“稳定器”。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要稳定就业态势并保持足够数量的就业规模,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和考验。因此,中央把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了就业大局的稳定。
稳就业的本质就是稳经济,稳发展的核心就是要稳企业。企业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要贡献者,也是创造社会就业岗位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数据显示,一个个体工商户平均能解决两个到三个人的就业,若全国个体工商户加在一起就可以创造2亿个左右的就业岗位。在我国的就业结构中,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其中占新增就业95%以上。由此可见,我们必须着力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好企业在创造就业岗位和吸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受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叠加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困难。今年以来,制造业PMI多个月份回落至荣枯线下方。受此影响,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回落至46.9%至47.8%之间。这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将给就业形势带来较为直接的压力。因此,要做好稳就业工作,必须通过系统性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保证各项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推动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从而夯实稳就业的基础。
一方面,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既有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一些体制机制性因素的影响。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必须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不断激活投资热情和创新动力,提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抓紧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各项旨在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广大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注重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可持续性,稳定企业家预期,增强企业家信心;检查和惩处一切不作为、乱作为以及“精准懒政”等各种“内害”。
对于广大企业家而言,也要切实增强稳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履行社会责任,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创新业态和商业模式,努力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使企业在“稳就业”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