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3457米长的莫郎山隧道顺利贯通,中老昆万铁路玉磨段建设取得新进展。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首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共同运营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境外铁路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北接中国境内正在建设的玉磨铁路,南连泰国境内规划的曼谷至廊开铁路。中方在开展好中老铁路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努力为当地民众提供实惠和便利。据不完全统计,中方参建企业聘用老挝籍工人39278人次,采购当地水泥、砂石料、粉煤灰等建筑材料34亿元。当地人民深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中老铁路的顺利推进,正是一个缩影。“一带一路”倡议提出6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硬联通”与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互促互进,一大批互利共赢项目成功落地。
“六廊六路多国多港”,是中国按照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的合作框架。“六廊”指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包括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六路”指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和空间综合信息网络,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主要内容;“多国”是指一批先期合作国家;“多港”是指若干保障海上运输大通道安全畅通的合作港口。
6年来,六大经济走廊建设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例,截至2018年年底,走廊框架下已启动或建成项目19个,总投资近200亿美元。其中,能源领域已投产运营项目7个,总装机340万千瓦,可满足860万户家庭用电需求。交通建设项目已启动3个,喀喇昆仑公路省级改造二期、卡拉奇至白沙瓦高速、拉合尔橙线稳步推进。
“道路通,百业兴”。在设施联通方面,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一批标志性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以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合作项目为重点的区际、洲际铁路网络建设等扎实推进;瓜达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进展顺利;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加快,中国已与1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政府间航空运输协定;能源资源通讯设施合作力度加大,中国与沿线国家在电力、油气、核电、新能源、煤炭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中俄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保持稳定运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
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开放司司长肖渭明表示,这些合作项目的稳步推进,使得亚洲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建立和加强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高效畅通的亚欧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位于雅典西南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16年8月,中远海运集团与希腊资产发展基金签署协议,以3.685亿欧元收购比雷埃夫斯港67%股份,正式成为比雷埃夫斯港经营者,通过充分发挥集团各业务板块和比雷埃夫斯港的协同作用,在效益和管理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上半年,比雷埃夫斯港完成吞吐量277万标准箱,同比增加19%,实现利润总额4055万欧元,同比增长17%,保持了可持续高速发展的势头,从而成为地中海最大的枢纽港之一。美国《财富》周刊网站此前刊发的一篇文章评价说,如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一带一路”的展示窗口,该项目不仅改造了一个港口,还可能改造整个希腊经济。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梁昊光教授认为,“一带一路”有助于将零散分布的国家和地区联动起来,在互联互通的合作共赢理念指引下,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解决世界发展的“非均衡”和“碎片化”问题。可以预期,更高水平的互联互通必将推动“一带一路”更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更加开放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进程。
“中国将以绘制‘工笔画’的精神,通过自身更高水平的开放,创造发展机会,增强发展动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逐步形成符合沿线国家和地区需求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带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供应链并从中受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梁昊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