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怎么才算好老师?
□ 佘 颖

新时代的好老师不能够再满足于帮助学生考出多高的分,而是要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理性分析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马上就要迎来第35个教师节了。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现在已经有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3.83万人,教师工资由上世纪80年代之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排行倒数三位,上升到目前全国19大行业排名第7位。

教师队伍壮大,待遇显著提升,但社会上对教师的争议却越来越大,而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究竟该怎么干也越来越迷茫了。

以前判断好老师的标准很简单,教出的学生能考出高分是核心,如果能关心学生、废寝忘食,就更令人感动。学生作文里,那些晚上11点还在批改作业的身影就是好老师的代名词。

现在呢?公立学校提倡减负,普遍淡化日常考试成绩,小学、初中就近入学,也没有升学率的硬指标了,判断老师教学质量的标准就变了。是不是对学生和颜悦色、能不能照顾好学生衣食住行、有没有及时耐心回复家长提问,总之,没有了“成绩好”这个缓冲地带,老师日常教学互动中的细节被放大,成为家长判断老师的主要参考。老师们不得不适应这种变化,事无巨细地扮演着“学校保姆”的角色。

另一方面,中考、高考的压力始终存在,校内减负,校外增负,让家长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质疑——“明明要考那么多,为什么学校只教那么少,我们还要花钱到校外去学?”“现在的老师都干什么了?怎么作业、预习复习都是家长的事情了?”更糟心的是,网络传播让一些偶发事件变成了刷屏新闻,家长有了错觉,对所有的老师都产生了怀疑。今年开学前,网络上又有新闻,说家长要联合在教室里装摄像头。

网络上,关于家长和教师互怼的新闻明显增多,老师布置的奇葩作业、班级群里的奇葩家长、孩子写的奇葩作文、学校里的奇葩规定……各种“奇葩”背后,真正的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面临共同的疑惑——教育走到今天,时代在变,教育理念在变,教学方式在变,评价指标在变,好教育的标准越来越模糊,家长焦虑、学校忧心。不知道什么是好的,大家都只有盲人摸象地按照各种方法教育孩子。2019年了,怎么才算是好老师,才算是好家长,才算是好学校?要回答这个问题,最根本是明白什么是好的学校教育。

近两年,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角色被反复强调。学校有培育人才、选拔人才的功能,如何在兼顾考试升学的同时,使学生广泛地了解社会、了解自身的潜质、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和发展方向,以及对未来做出明智的、理性的、正确的选择,同样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

有人认为,学科类学习应当在校内解决,其他兴趣培养、素质提升的部分,可以让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分担。学校应当为学生发展特长、开展兴趣活动等提供空间,基于学生课业的真正需求,进行规范适度的“培优”“补薄”教育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减少学生对校外培训的依赖。新学期,大多数公立学校都开设了免费的学校课后服务,拓展孩子兴趣,家长省心省钱,是使校外培训机构降温的釜底抽薪之举。不过,课后服务是学校的“分外”之事,政府应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学校教育有了科学定位,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和家长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本位。明确了学校教育的定位之后,好老师的标准也随之清晰——新时代的好老师不能够再满足于帮助学生考出多高的分,而是要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理性分析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能力和素质将伴随孩子一生成长,其影响远大于分数本身。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