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换牌迎检”是一种形式主义作风
杜才云

据报道,一些基层单位办公楼的牌子经常换来换去。原因是不少部门、群众团体要新建各种机构,要挂牌子,有的还要求专用空间。有的基层单位办公用房有限,各组织验收时,只能临时换牌子。本来就一间办公室,挂上谁的牌子,就是谁的办公地点。

吊牌是表明建筑物、构筑物功能定位的标识物。可是,基层办公用房本来就有限,面对大量专项检查,基层干部只得准备一堆吊牌,谁来检查就挂与谁相关的吊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层担心检查组来检查基层工作时,如果基层单位没有吊牌、没有资料员、档案室等,很容易被认为当地对这项工作不重视,影响检查组的“第一印象分”。可是,有文件要求不准基层满墙挂吊牌,于是一些基层单位就“随机应变”,准备了一些与检查部门有关的吊牌备用,哪个部门来检查就挂谁的牌子,一来二去就有了临时换牌子的问题。

“换牌迎检”其实是某些地方开展工作时存在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现实中,不少部门没有积极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的要求,仍然按过去的检查流程办事,要求专门的功能室、专人办理、专门的档案、专卷归档等,乡镇为应付检查,只好在挂牌子、留痕迹、虚假迎检上下功夫。说到底,这种挂牌迎检的闹剧,根子还在权责不明确、考核不科学。只有彻底纠正检查重形式轻效果、重档案轻现场、重吊牌轻实绩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才能将基层干部从不必要的检查考核压力中解放出来。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