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村新访
——江苏苏州吴江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魏永刚
清水映照的江苏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民居。魏永刚摄
左图 苏州吴江区七都镇街头涂写在农家墙上的“中华传统美德”宣传画。 魏永刚摄
下图 苏州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农民家的“美丽庭院”。沈 斌摄
上图 苏州吴江区七都镇群幸村种田大户张国元购买了无人机用于农田管理。图为张国元女儿在教他使用无人机。魏永刚摄

阅读提示

吴江在历史上是苏州郊区的农业主产县,如今吴江已成为苏州下辖的区,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吴江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了城乡结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调研这里多种类型的小城镇,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小城镇 大问题》。

近年来,吴江正通过“一带一区”“一镇一园”,即长漾特色田园乡村带,沿同周路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桃源水乡森林小镇和浦江源太湖蟹生态养殖示范园等的推进,全力打造“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奋力书写一篇富有时代新意的“江村故事”。近日,记者重访费孝通当年调研过的七都、震泽、盛泽、平望、同里等乡镇下辖的村庄,解码吴江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的新探索。

收入:老话题有新内涵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目标,也是吴江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记者随机走访了11个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收入最少的也在3万元以上。吴江全区人口80多万,流动人口90多万,但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1万余人。工厂务工收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记者在震泽镇众安桥村与一户徐姓人家算了笔收入账。这个家庭共有6口人,老徐的母亲83岁,每年有近6000元养老金;58岁的老徐本人在附近打零工做泥瓦匠,年收入10万元左右;老伴原来在纺织厂上班,现在主要在家带孙子,每月领1000元社保;儿子与儿媳都在镇上的一个服装厂上班,小两口每年工资收入共12万元左右,他们有一个刚上幼儿园的女儿。这个家庭,年收入约为24万元,住的是楼房,家里有汽车。

吴江区2018年统计公报显示,全区居民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3万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2万元。

吴江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如何?记者通过对8个村庄的入户调研采访,大致得到这样一个印象:有新房,有汽车,不愁吃穿。吴江农村,住房在过去几十年经过了几次变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民把土坯房改造为上下两层的楼房;随着小城镇发展,不少富裕起来的农民在镇上买了房子。最近10多年,经过集中居住和新农村建设,农民纷纷在原有宅基地或村庄规划的地段重新翻建了住房。如今,吴江农村居民住房大都是3层小楼,每层140平方米左右,许多村民还在镇上有住房。此外,根据统计数据,去年吴江区户籍总户数为26.43万户,私人汽车保有量达34.6万辆,这意味着每户平均拥有1.3辆汽车。

与农户收入相对应的是农村集体收入。记者调研的8个村庄,集体年收入最多的超过千万元,其中有4个村在800万元以上,集体年收入最少的也有320万元。为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苏州市、吴江区还推出了帮扶薄弱村的举措。当地对薄弱村的“定义”是集体年收入在250万元以下。

当地村干部们依然在为增加村集体收入而努力。这几年,吴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退二进三”,减少工业投入而发展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乡村每年要完成“拆除厂房”的任务,以此“倒逼”工业升级,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是经济发达地区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就当下而言,会影响当地部分百姓的收入,最明显的是村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些人受益于“亦工亦农”“离土不离乡”的生产方式,平时还在周边工厂打零工以实现增收。据村干部估计,村里劳动力有将近三分之一是中老年人。工厂退出村庄进工业园区,就会影响他们的就业,导致他们的收入下降。同时,不少村庄目前的集体收入中,厂房租金占了大头。厂房拆除后,如何保障村集体收入不减,这也是一个需要统筹考虑的现实问题。

融合:产业发展求新解

文旅结合促进乡村振兴,是吴江不少农村在发展产业时探索的一条新路。

七都镇开弦弓村因为80多年前费孝通的调研作品《江村经济》而出名,“江村”成了广为人知的品牌。纺织业是这一带的传统产业,开弦弓村的8个民营企业都是与纺织相关的企业,村里还有50多个家庭作坊从事针织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村党支部书记沈斌认为,如今面临着产业发展的“阵痛”,“痛”在二产提升不容易,一产和三产融合发展有困难。

开弦弓村发展旅游某种程度上有“先天优势”。村里有费孝通纪念馆,几年前建设了文化弄堂,美化了街道。开弦弓村还把文旅融合作为重要抓手,2017年起,下大力气打造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文化礼堂。今年,村里还请大学教授专门研发游学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旅游项目。

但是,开弦弓村的民宿建设今年才起步,同时村里6家农家乐饭店的服务、标识都不统一,还难以产生品牌效应。此外,作为一个充满文化底蕴和气息的村庄,至今还没有开发出文创产品。让大量的游客“带什么走”依然是个大问题。

众安桥是震泽镇的一个村庄,原来有16家企业,去年关停了7家,今年准备关停其他的9家。这个村庄下定决心要走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引进了浙江大学的合作团队,注册了商标,培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品牌。村党总支书记吴继华是一位毕业于江苏大学的“80后”,他对村庄的未来充满信心,“村里生态优势明显,自然环境好,交通发达,有发展文化旅游的条件”。

吴江区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农业在当地生产总值中占比2.2%,84万人口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万人。走产业融合的道路,实现一产和三产融合,是当地的现实选择。眼下,“保持农业持续性吸引力”与“旅游发展与乡村承载力的矛盾”是现实困难。举例来说,每年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节,这里会吸引大量游客,村里就会出现停车难、通行难等状况。但油菜花期一过,村里的旅游业就会面临几个月的“空档”。如何让一产能够“接续地”营造出美丽风景,如何有效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等,是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

乡村振兴不是单个乡村的发展,而是区域性的发展。而村落边界本身是规模和品牌的界限,难以适应产业融合的需要。为此,吴江区提出打造“中国江村”乡村振兴示范区。当地按照区域内的产业特色和文化基础,以文化为纽带,以特色产业为重点,规划将环长漾片区打造成江南水乡生态文化特色带的先行示范区;以国家级品牌为引领,充分发挥国家级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北联)、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及同里古镇等优质资源优势,着力推进农业和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特色田园乡村为样板,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统筹推进12个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建设。

治理:社会建设新课题

记者在开弦弓村遇到了吴江区蓝天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志愿者们正在帮助农民对庭院进行改造,形成庭院风景——这被志愿者们称为“美丽庭院”活动。

把院子里的花花草草修葺成好看的风景,这项活动得到了农民欢迎。沈斌说,也许通过这个活动能解决他心头的一个困惑:如何办农民想办的事情,动员农民主动参与乡村建设。

如何更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地村干部普遍面临的难题。记者调研8个村庄发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吴江农村这几年投入最大的项目。但当基础设施建设触及农户个体利益时,协调起来非常困难。同里镇一位从1992年就担任村干部的老支书感慨,现在最难处理的是乡亲之间的纠纷,这些情况对村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吴江在乡村社会建设中推出许多新举措,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途径。许多乡村都建设了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激发农民投身乡村公共事务服务的热情。开弦弓村还以传统乡贤文化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目前成立了村级乡贤议事会,聘请19名乡贤参与村务管理,在产业发展、资源共享、社情民意、参事议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需要更多符合地域特色的探索实践。吴江乡村社会有其自身特点。村里住的大部分人不是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很少。他们大都是在集镇或者园区工厂上班的产业工人。同时,每个村都有不少外来人口。记者调研的8个村庄中,外来人口最少的有400多人,最多的达3000余人,超过了本村居民。外来人口占比高,给乡村带来了“房东经济”,也提出了社会治理的新难题。在七都镇隐读村有座设施完备的小学是外来工子弟学校。该校负责人介绍,全校900多名学生都是河南、贵州、安徽等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这些学生小学毕业后一半留在本地读书,还有一半回原籍上学。吴江区还有不少这样的学校。

“乡脚”:旧瓶新酒意味长

吴江农村集体收入中,村里“宴会厅”的出租收入是重要来源。记者在采访中看到,有的村竟有3个宴会厅。宴会厅收入最多的村子一年达到300多万元。

记者参观了不同村庄、不同规模的4个农村宴会厅发现,给村集体带来丰厚收入的宴会厅,其实就是一个面积较大的饭堂。这样一个大食堂,前后都有舞台,可以方便隔开,形成不同区域。宴会厅还设有厨房,租用者可以自带厨师、食材。小的宴会厅可以放上百张餐桌,大的则能容纳300多张餐桌。

记者了解到,来“设宴”都是本村和附近农民,吴江农村的婚宴大都在这样的宴会厅举办。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农村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婚宴没法在一家一户的院落里完成。而宴会厅每桌可以坐8人至10人,每桌“伙食标准”才280元左右,而且满足了农民喜欢聚集热闹的社交需求。这种设宴形式受到农民广泛欢迎,每到周末宴会厅都是客满。

尽管如此,宴会厅并不是每个村庄的“标配”,往往是一个宴会厅可以服务不同区域的农民。记者在采访中依据农民和村干部的介绍了解到,宴会厅的“服务半径”一般能服务周边10多公里的区域,最远可以辐射到25公里左右的区域。

一定半径距离的农民围绕一个“宴会厅”办喜事,让我想起了费孝通在调研中提到的一个概念:“乡脚”。费孝通先生在《小城镇 大问题》中是这样表述的:乡脚并不是以镇为中心的一个清晰的圆周,每一种商品都有各自的乡脚,所以一个小城镇的乡脚由许多半径不等的同心圆组成。费孝通当年是以商品销售半径来认识“乡脚”的,而且以此做出了城镇层次划分。今天,农村宴会厅也以服务半径来划出自己的“乡脚”。这已经不是商品销售服务的范围,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农村公共服务的“半径”。

在吴江,城乡的界限正逐渐模糊。村里人告诉记者,现在到镇上、到吴江城甚至到苏州和南京,当地人都不说是“进城”。现在村民们说的“进城”至少是到上海。在同里镇北联村,一个小卖铺的经营者告诉记者,现在小卖铺每月的收入很少,“村里人更愿意从城镇超市买东西”。

可以说,商品的“乡脚”正在变得模糊,而公共服务的“乡脚”则凸显出来。宴会厅之所以在农村有那么大的市场,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满足了农民聚会的社交需求,适应了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这对提高农村公共服务具有启示意义。乡村振兴要想达到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记者深感,基层不能简单按照行政区划来布局公共服务,应该以“乡脚”为参照,认真研究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辐射半径,让农村公共服务更加贴近农民情感需求和生活习惯。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