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热线电话关键在“通”
滕德银

前段时间,笔者老家一位大伯拨打某单位便民热线电话,想咨询有关政策方面的问题,可打了好几天,也没有人接。最终他不得不乘车到县城找到这家单位,才把问题解决。

笔者认为,热线电话,“通”是关键。如今,一谈到群众监督或者便民服务,有些单位也常常赶时髦,搞起了热线电话。这在本质上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热线电话老是打不“通”,那么这样的热线电话就失去了为民服务的意义。

热线电话,老是打不通,说明了啥?一是少数单位搞形式主义,不注重办事实效。二是有意回避群众的问题和诉求。三是少数部门衙门主义依然严重,官僚主义作风仍然存在。

热线电话,“通”是关键。便民单位既然设置了热线电话,那就要有专人来值班,还要有懂相关业务和政策的同志来答疑解惑。这个“通”的内涵是丰富的。一是电话要打得通,有人接。二是群众的问题和诉求,要能得到正确及时的解决,而不是像踢皮球一样被推来推去。三是要让群众满意,心里没有怨气,做到通畅。

一部热线电话,反映了办事部门的工作作风。党员干部和便民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为民服务上,都应该与群众“心心相通”。只要与群众“心心相通”,心心相印,就能取得群众的信任,不辜负群众的期待。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