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有了“微工厂”
铜仁万山区旺家花园“微工厂”巾帼锦绣坊里,搬迁户正在学习刺绣。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区,一栋栋崭新的安置房整洁漂亮。社区“微工厂”里一片繁忙景象,很多小区居民在这里就业。

“今年年初,我们一家三口搬进了安置房,终于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在旺家花园“微工厂”巾帼锦绣坊里,刺绣女工范依娜一边刺绣,一边开心地向记者介绍。走出了道路不通四面环山的村寨,离开了几家人合住的木质堂屋,范依娜感慨地说,是扶贫好政策让她过上了好生活。

范依娜是通过小区协管员介绍,来到巾帼锦绣坊务工的。以前她家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丈夫患病无法外出工作,全靠她外出打工贴补家用,孩子则需要亲戚帮忙照顾。搬迁后,她接受免费技能培训,在家门口有了稳定的工作,一家人终于团聚。范依娜说:“现在每天下班,就能看到爱人、孩子,感觉很幸福。”

铜仁市景航服装有限公司也是旺家花园安置区引进的企业,纺织车间内,几十名女工正在缝纫机前工作。“我年纪大了,不好找工作。现在好了,在家门口的工厂就能上班,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50岁出头的纺织工宋应群说。

景航服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安置区“微工厂”上班的绝大多数搬迁群众需接送学生、照顾老人的实际,公司每天下午在放学时段专门“调休”1小时,用于上班工人接孩子和回家照看老人。此外,公司还专门腾出一间房屋开设了“业余课堂”,作为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场所。

为了让易地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增收”,万山区通过“政企联动”把“扶贫微工厂”建在安置区。通过引进服装、鞋业、刺绣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中老年、残疾人、看家妇女等学历低、无技能的“半劳力”“弱劳力”搬迁群众就业,让搬迁群众实现上楼看家带小孩和下楼务工抓收入两不误。据了解,旺家花园已安置1.8万余名搬迁群众,其中5000余人在本地就业,1100余人在万山区的服务业领域就业。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