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万五千里之外
□ 李 哲
江西瑞金红军烈士纪念塔。 李 哲摄
雕塑《金莲山下的五英烈》,表现的是1935年刘伯坚等5人不幸负伤被俘,面对敌人诱惑,丝毫不为所动,壮烈牺牲。 李 哲摄

并非所有人都走上了那条深刻改变世界走向的征途。有些人选择留下来,肩负起了更加艰难、更加九死一生的职责。在两万五千里之外,勇敢的、可爱的灵魂同样永垂不朽!

走,朝着未知的方向,最终成就了壮丽的史诗。

留,意味着九死一生,奏出了最悲壮的和音。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国民党以数十万人的兵力继续向中央苏区进攻,几个月后,原中央苏区全部失陷。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敌人“挖地三尺,茅草过火,石头过刀,人要换种”的恐怖政策中进行着,面对疯狂的敌人、恶劣的条件、与主力的失联,留守的共产党人身上却闪现出了熠熠的光辉。

有的人面对死亡,信仰却愈加坚定。1934年10月,赣南于都河边,喧嚣的人声逐渐归于寂静,被数万人蹚浑的河水也一点点清澈起来,负责在于都河上架桥、护送大部队渡河长征并奉命留守的刘伯坚知道,中央红军主力已经走远了……次年3月4日,时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在突围时中弹负伤,不幸被俘。敌团长李振久闻刘伯坚大名,惋惜其才华,劝刘伯坚“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办个脱离共产党的手续,便可得到“自由”和“重用”。面对诱惑,刘伯坚丝毫不为所动,在狱中,他写下了最后的数封家书:“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你不要伤心,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革命的事业……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的革命的敬礼。”3月21日,在“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的铿锵声中,刘伯坚壮烈牺牲。

有的人为了战友,付出生命之代价。长征前夜,何叔衡把女儿为他织的毛衣从身上脱下来,送给即将出发的老战友林伯渠,谁知这对好友却再也没有重逢之日。1935年2月,一支队伍晓宿山洞荒野、夜行生僻小道,从江西瑞金突围转移至闽西山区,24日那天不幸遭遇敌人。队伍中的何叔衡当时已是60岁的老人,奔跑困难,面对迫近的敌人,为了不拖累其他同志,面色苍白的他向带队的邓子恢喊:“开枪打死我吧!”邓子恢让警卫员架着他跑,到了一个悬崖边,何叔衡突然挣脱警卫,纵身跳了下去,“为苏维埃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有的人面临绝境,仍生出万般豪情。1934年夏秋,为了顶住国民党大军,为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创造有利时机,陈毅率领部队在中央苏区前线兴国拼死抵抗。正是在这个战场上,他的大腿不幸中弹负伤,最后被留在苏区坚持战斗。三年游击战争中,始终带着伤病的陈毅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丧心病狂的敌人、得不到医治的剧痛、逼近极限的饥饿伴随着每一个日夜,他甚至一度在人烟罕见的荒山中过着野人般的生活。作家王树增曾说:“陈毅能够生存下来,无论在革命者的意志上还是在人类生存的极限上,都是一个奇迹。”然而,就是在如此绝境之中,在随时做好死的准备之时,陈毅却仍然生出万般豪情。1936年冬,陈毅被敌困于梅山,他以伤病之身伏丛莽间20多天,自料难免牺牲,留下了绝笔性质的诗篇《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有的人忘了自己,只惦记着可爱的中国。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压力,在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前后,有一支部队孤军深入敌后,陷入数倍于己的敌军艰难作战。这支悲壮的队伍,就是由方志敏等人带领的红十军团。1935年1月,方志敏被捕。被沉重铁镣桎梏的方志敏,不为利诱所动,不为酷刑所折,在暗无天日的囚室中,他举笔,为“可爱的中国”画像,用最美好的文字昭示自己的信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长征,是一部旷世绝伦的英雄史诗,如此深远地改变了世界的走向。而在两万五千里之外,勇敢的、可爱的灵魂同样永垂不朽,这些英雄踏上的是一条更为艰难的“长征”。在今日重走长征路之时,让我们永不忘却这段最悲壮的和音。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