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这个快速发展转型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遏制生产生活中的噪声,还要祛除思想、文化、行为中的杂音、噪声,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安静地阐释生命美义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大学毕业近20年来,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和写作,陆陆续续在报刊发表一些书评。根据书评主题的不同,我将其编成不同的册子,如《大地文心》《最是书香》《家国书事》《书山问道》等,幸运的是,这些书评集被不同的出版社印刷成书。
说实话,自己的文字被发表和出版,内心是惬意的。从2012年开始,我隐隐不满足这些。我觉得自己的阅读与写作要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我工作的中国地质大学,有一大批研究地球科学和生态环境的专家学者,受其学术氛围的影响,我渐渐对生态文化产生了兴趣。此后,我的阅读指向非常明确:围绕生态文化类书籍渐次展开阅读,尝试撰写生态文化评论。七年当中,不知不觉“攒”了一批生态书评。2018年,我遴选出59篇书评20万字,汇编成书《山河气韵:书香视野中的生态文化》。在自然生态环境的这张大网中,我试图总结、提炼,探寻隐匿在书山文海中的生态文化之道。
自然生态环境,关乎国家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命运。自然生态环境既是科学技术,也是不可忽略的文化问题。千年来,中国人热爱自然,敬重自然,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追求主动融入文学创作之中。先人们用感性的文字、优美的语言书写山河草木之美。我在研读《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等著作之后无限感慨:正是由于古代文人心怀自然,所以创作了一批广为流传的优秀文学作品。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我”总是渺小,可是对自然万物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其丰富的自然地理生态知识超过了想象。在阅读《融入野地》《访草》《大写西域》等书籍之后,我觉得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如果文学中看不到自然界应有的生机,其文学的生命力是值得怀疑的,因为人不能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出来。
广义上讲,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看,生态文化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坦率地说,很多中外学者对人类历史进程的研究,多从政治、经济、战争的层面切入,然而这存在缺陷:因为人类历史的进程,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这个宏观要素。我在阅读《绿色世界史》《森林和绿色中国史》《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史》等著作后发现,近几十年来有部分学者在研究历史时,已经从生态环境的视角切入。我坚信:忽视生态变迁的过程,其历史书写是不完整的,历史的真实面貌也难以看清。近年来,《一平方英寸的寂静》受到人们的热捧,该书主要阐明了大自然中的寂静,昭示着自然环境的良好。我阅读此书后的感受是:身处这个快速发展转型的时代,我们不仅要遏制生产生活中的噪声,还要祛除思想、文化、行为中的杂音、噪声,在风清气正的氛围中,安静地阐释生命美义。
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诸多学科和不同专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生命的起源与进化、动植物的生长与繁衍、气候的瞬息万变等,都和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山河气韵:书香视野中的生态文化》立足于全民阅读和生态文化的双重视角,但并非尽善尽美,因为在瑰丽的自然面前,对生态文化的探索,我仅仅只是起步。至于拙著出版之价值,我归结为三点:首先为书香社会建设营造氛围。对于人们读什么,如何读,至少拙著中涉猎的一些生态文化书单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参照。其次是充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广度。生态文明建设,既表现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实践之中,也体现在生态文化研究与评论中,对此我愿意付出行动。最后是尝试拓展生态主题书评的空间,当前文学类、史学类、艺术类等书评集不少,而生态文化类书评专著,目前并不多见,我愿意吃一次“螃蟹”。我感到欣慰的是,阅读写作之余我喜欢画画,书中收录了10多幅与生态文化有关的钢笔画,不知道能否提升拙著的审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