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后进村变了样
本报记者 王 伟

水牛刘村位于河南周口项城市南顿镇,一直以来,受地理环境、思想观念制约,加之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阻碍了该村的发展。2018年初,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际,周口市委政研室选派李梓领来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吹响了水牛刘村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号角。

入村前,李梓领就听说水牛刘村是出了名的涣散村、后进村,前任党支书辞职一年多了,一直没有选出新支书。

入村后,李梓领找村干部挨个谈心,拜访老党员、老干部,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村两委班子没有带头人,思想不统一,一人一个想法,谁也不服谁,开个会都叫不齐人。”针对老党员刘永富反映的这一现象,李梓领一方面征求大家意见,一方面与镇党委沟通,确定了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的工作思路。

随后,李梓领提议召开党员大会,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脱贫攻坚这个主要任务上,明确年底贫困村脱贫摘帽的目标,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把能干事、想做事、有思路、有想法的党员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形式选到党支部中,班子有了领头羊,工作有了主力军,村党支部真正形成了一个集体,成为能够发挥作用的战斗堡垒。

李梓领刚来村时,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修路和装路灯。村里主干道虽然已经硬化完毕,但小街小巷还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的路灯坏了几年,群众晚上出门还要摸黑。对此,李梓领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到项城市扶贫办争取政策,引来126万元资金为村里修了3公里巷道,并装上了太阳能路灯。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村里建好了扶贫车间,可是一连两个企业都生存不下去,要么缺少带贫能力,要么招不到工人。农村企业该怎么发展?李梓领与村组干部合计着,最终雅梓服装厂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老板是邻村人,老实靠得住,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要求不高,能够带动贫困户就业。双方一拍即合,2019年农历正月十六,雅梓服装厂正式落户水牛刘村。现在有20多名村民在厂里上班,每个月都有稳定的收入。

群众的小事,就是党员干部的大事。李梓领担任第一书记以来,始终把“群众事,无小事,群众事,我家事”装在心里,本着“需要解决的事做细,利于群众的事做好”的原则,对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一件件群众期盼的事,都当成大事来办。

驻村以来,李梓领已为水牛刘村争取各项资金400余万元,新修桥11座、打机井41眼、修路4.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13盏,栽种绿化树木5000余棵;占地5亩的光伏发电项目投入运行,每年可为17户贫困户分红1200元,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以上,为水牛刘村加快发展增强后劲,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