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关村科学城升级“创新生态雨林”
本报记者 杨学聪

原始创新单个项目支持金额最高2亿元、对示范带动效果好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在去年出台“创新发展十六条”的基础上,北京市海淀区再次推出一揽子新政,全面升级中关村科学城的“创新生态雨林”。

北京市海淀区围绕夯实基础前沿研究能力、前沿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建设、创新要素供给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力求更加精准地对接创新主体的需求,持续激发各个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

中关村科学城是全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源头和战略高地。数据显示,海淀区聚集了全国近20%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是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海淀区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率先起跑,在主要细分领域已经拥有了一批代表性企业,并开始着手建设中关村自动驾驶示范区,建成了全国首个封闭测试场地。

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发展,构建世界领先的原始创新高地和产业发展高地,海淀区发布了《关于加快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关于支持中关村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引领发展的十五条措施》两个产业政策。这两个政策注重发挥创新要素集聚和产业链条完善优势,突出重大原始创新激励,持续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开源开放平台建设,主动开放应用场景引导产业融合发展,同时以政府引导基金方式培育“耐心资本”,引导投早投长投原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世界级新高地。

例如,在人工智能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方面,海淀区支持高校院所、新型研发平台和顶尖科学家团队等创新主体,面向未来开展跨领域、跨学科、大协同的超前研究和创新攻关,对实现重大突破的项目最高给予2亿元资金支持;支持企业围绕人工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对取得颠覆性创新成果的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最多连续3年的资金支持。

为培育“耐心资本”,海淀区将联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创业基金,并设立1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引导基金,加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早期投资、长期投资、分阶段连续投资和产业链组合投资。

此外,海淀区围绕人才住房保障和区域空间资源管理,发布优化海淀区人才公租房保障和管理、海淀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产业空间资源管理和利用实施意见两个政策。人才公租房政策将精准解决人才居住难题,降低创新人才生活成本。产业空间资源管理和利用政策则在中关村科学城空间资源有限的现实困难下,进一步提升空间资源对高精尖产业的承载能力,提升产业空间利用效率,适当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并同步提升空间配套服务水平。

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需要打通企业技术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搭建新技术新产品验证、展示和推广平台,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和价值提升。为此,海淀区遴选区域内前沿技术和代表性企业,首批推出智慧医疗、科技公园、智慧社区、金融风险智能监测、超高清视频技术、5G技术推广等17个重点典型科技应用场景。这些场景都由海淀区职能部门牵头实施,在投资和运营模式上,采用政府投资和企业筹措资金等多元化投入方式,对于企业投资类项目,区政府给予一定比例资金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