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6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了全球预警“黑名单”的“入侵者”——
草地贪夜蛾到底是啥害虫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金亮

眼下,西南地区不少地方的农民都在议论一种新出生的害虫——草地贪夜蛾。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迁飞性农业重大害虫,被列入世界十大植物害虫“黑名单”。

今年1月以来,草地贪夜蛾从东南亚迁飞入侵我国,并迅速蔓延到17个省份,对我国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草地贪夜蛾又称秋黏虫,是一种起源于美洲的农业重大害虫,破坏性极强。由于是外来新发现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我国农业部门高度重视,正积极科学防控中。

虫蛾来势汹汹

“一头草地贪夜蛾幼虫能破坏一棵植株,而一头蛾可产1000粒卵。”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王振营说,草地贪夜蛾具有适生范围广,迁飞距离远,繁殖能力强,危害损失重等特点。该虫外号“行军虫”,一个晚上随气流可迁飞100至500公里,最远可迁飞1500公里;能在气温11℃至30℃的环境下生存和繁殖;可取食植物80多种,主要危害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

虫蛾虽小,危害却大。据了解,低龄草地贪夜蛾幼虫一般啃食玉米叶,形成窗户纸一样的薄膜,老熟幼虫则会把玉米叶啃穿,令叶片形成大大小小的窟窿,甚至会直接钻到玉米果穗里啃食。专家观测,草地贪夜蛾可对作物的根茎叶穗等多个部位造成危害,破坏性极强,防治难度大。对玉米来说,其危害可以贯穿整个生育期,在没有防治的玉米田,最严重情况下,会有100%的植株被害,心叶被咬烂。

这种普通农民闻所未闻的害虫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此前并不在我国出现。据介绍,草地贪夜蛾原发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016年从美洲入侵非洲,随后在撒哈拉以南的44个国家快速蔓延。2018年7月,草地贪夜蛾首次传入亚洲地区,入侵印度、斯里兰卡等8个国家。同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出全球预警。

目前,该虫已在100多个国家发生,对于玉米的危害已有惨痛教训。在美国、洪都拉斯、阿根廷和巴西都造成严重损失;2017年至2018年,非洲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国由此造成经济损失数十亿美元;2018年,亚洲8个国家受灾作物达1400多万亩。

今年1月,我国在云南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至今已扩散蔓延至17个省份、785个县(市、区),已查实发生面积268万亩。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目前,草地贪夜蛾侵入的前沿阵地已到达淮河流域的河南和安徽南部,主要以幼虫为主。

如何有效防控

“最快的方法就是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已经完成了21种常用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评价,筛选出了一批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用于应急防治。同时,杀虫灯诱杀技术、性诱剂监测与诱杀技术、生物农药选用等效果也不错。还可以通过间套作技术提高生物多样性,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来减少虫源基数。”王振营表示,草地贪夜蛾虽是新入侵物种,但并非不能防控。我国在病虫害防控方面经验丰富,具有完善的有害生物监测体系、专业的统防统治队伍,对于此次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预计其造成的危害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

目前,四川在全省范围内巡回开展技术指导,紧急制作草地贪夜蛾识别与防治挂图7万张,张贴到行政村和农药经营门店,让广大农户就近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习性和防治方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肖小余表示,在防控方式上,实施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等措施。据不完全统计,四川省已出动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4.5万人次,安装性诱、灯诱装置22万余套,组织高效对路农药56.8吨,出动无人机和高效植保机械2.7万台次,手动喷雾器5.6万台次,开展统防统治48.7万亩次,综合防控效果达90%以上。

广西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凯学介绍,广西对草地贪夜蛾采取分类防治,既控灾减损,又避免过量用药。对于作物分散种植、害虫零星发生和密度很低的田块,首先采取人工摘除卵块和幼虫,以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再用性诱、灯诱或食诱等方式诱杀草地贪夜蛾成虫。对于作物种植面积集中、害虫连片发生和虫口密度达标的田块,及时开展应急化学防治。目前,广西采取防治措施的作物面积达76.5万亩,占发生面积的95%,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防控成效非常明显,蔓延势头已被有效遏制。

“针对草地贪夜蛾的入侵危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监测防控等有效措施。目前已累计防控220万亩次,重点地区已防治了2遍。”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表示,从云南、广西、四川和湖南等地的情况看,只要监测到位、及时采取措施,草地贪夜蛾是可防可控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草地贪夜蛾在我国首次发生,部分地方仍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措施不到位等问题,暴发成灾隐患依然较大,绝不能掉以轻心。

打好防控持久战

王振营说,草地贪夜蛾是我国第一个在入侵第一时间就被观测、监测到的外来入侵生物。而之前的检疫性外来入侵害虫都是在口岸截获,或者入侵后很久才发现。在草地贪夜蛾来中国之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应的防控预案,加强了对毗邻缅甸边境地区的草地贪夜蛾监测。其在我国云南出现后,全国农技中心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了鉴定和调查。这源于我国完善的植保监测体系,有基层的植保站、监测点定时上传数据和报告。

当前,北方春玉米播种已基本结束,黄淮海夏玉米也将进入播种期,防控草地贪夜蛾入侵危害的时间紧、任务重。草地贪夜蛾具有随季风气候迁飞的特点,入夏以来,西南季风逐步加强,为草地贪夜蛾继续向北迁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农村部要求各地,根据分区治理对策,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措施,重点防范玉米、甘蔗、高粱等作物受害,同时密切关注水稻和其他作物害虫发生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研究后,将该虫发生划分为周年繁殖区、迁飞过渡区、重点防范区3个区域进行治理。周年繁殖区是草地贪夜蛾从境外迁入我国的第一站,主要集中在华南、西南地区,要主攻冬春季、兼顾夏秋季,重点采取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理化诱控、药剂处置等综合防治措施。迁飞过渡区是虫子北迁南回的桥梁地带,主要集中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等地区,要抓住春夏季迁入期,重点采取成虫诱杀与幼虫防治措施。重点防范区是草地贪夜蛾北迁危害的重点区域,主要在黄淮海及北方等玉米主产区,重点抓好低龄幼虫阶段,开展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将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

从最初的美洲、非洲,到现在的亚洲,防治草地贪夜蛾都是一场持久战。对我国来说也是如此,防控草地贪夜蛾将成为一项长期艰巨的防灾减灾任务,必须充分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业内专家建议,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尽快立项开展联合攻关,重点研究生物学特性、成灾规律和监测防控关键技术。在监控队伍方面,要上下联动,夯实植保队伍,着力打造一支快速响应、行动高效的病虫监测防控队伍。在基础设施方面,要多方创造条件,利用植保工程等相关项目,加快推进监测预警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完善防控基础设施,提升应对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防控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