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创新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可以这么有趣
本报记者 张 雪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未来工程师”博览活动中,无人机项目参赛小选手全神贯注地操纵无人机。 本报记者 张 雪摄

作为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未来工程师”博览活动内容之一,一场别开生面的无人机项目比赛日前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

经济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参赛的小选手全神贯注地操纵无人机在场地逆时针飞行,穿越拱桥和隧道、侦察、穿越森林、定点着陆等规定动作一气呵成。场外的其他参赛小选手认真地观看,不时地讨论着对手的完成情况。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的带队老师介绍,今年的“未来工程师”博览活动设置了无人机、木梁承重、投石车、过山车、智能F1赛车等11项比赛,目的是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相结合,通过完成真实任务培养青少年综合运用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学校设置了无人机方面的兴趣小组,有专业的老师对同学们进行辅导。我们鼓励学生们积极参加这样的比赛,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公众不仅能感受“未来工程师”博览活动的精彩,还能体验“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周的丰富活动。

“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周是科技部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的一次具体举措。今年交流周邀请了瑞典、捷克、泰国、奥地利等13个国家的科普场馆、科研机构、科学中心的专家参加。活动现场分为“科学艺术”“趣味科学”“魔法化学”和“奇妙物理”4个区域。

“科学艺术”区与挪威斯塔姆斯科技节合作,向公众展示科学与艺术如何巧妙融合。在这里,观众能聆听宇宙的声音、了解人类探秘太空的历程、欣赏艺术家由科学现象激发的创作灵感。

“趣味科学”区与瑞典哥德堡科学节、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等合作,将科学知识通过动手互动、创意工坊等形式展现出来,让观众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下体会科学的奥秘。现场的志愿者告诉记者,观众经过15分钟到30分钟的一对一教学,就可以自己动手体验制作机器人的乐趣,活动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在“魔法化学”区,观众除了在现场亲身体验身边的化学、有趣的机械、魔法的光学等活动外,还可以观看俄罗斯、爱沙尼亚等国家科普专家带来的现场科普表演秀。

“奇妙物理”区以体验物理活动为主,以化繁为简的形式,为观众诠释奇妙的物理现象,包括波兰工作坊“发动机与电”“捕捉心灵”表演,英国国际光学日主题展览及表演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