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把道尺三代传
本报记者 王轶辰

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很常见;而祖孙三代人在同一个工区、同一个岗位上干一辈子,却不多见。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宁工务段福生庄线路工区,就有这样一家人。

1948年8月21日,饱经战争蹂躏,千疮百孔的京包铁路被解放。爷爷张富来到福生庄线路工区,结束了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苦难生活,带着对生命、生存的深刻理解,享受着当家做主的快乐,成为工区第一代线路工。

当时,京包铁路用的还是12.5米的38kg/m钢轨,木枕铺垫,列车运行速度为38km/h。上线路提的是煤油灯,用的是洋镐撬棍木道尺。“是共产党让我们翻身解放,我们必须把工作干好。”张富和工友们脱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他们牢记“保安全,不违章”的工作规定,全力保障铁路线安全运行。

1976年,爷爷去世当天,虽然已经说不出话了,但他仍对请假在身边伺候的儿子张顺喜连连摆手,张顺喜明白,父亲是让他去出工,用道尺养护好线路,更要用道尺量好自己的人生。后来,张顺喜常常对儿子张成龙说,“我那天要是不出工,你爷爷一定走得不安心”。

1958年,张顺喜也来到工区当上了线路工。常年在外工作,冒严寒、顶酷暑,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背上最轻的一件线路养修工具也有七八公斤重,黑脸、油衣、老茧手是张顺喜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

张顺喜识字不多,但他和身边同样识字不多的工友们养成一个习惯,怀里常常揣个小本子,边学习边干活儿,按章作业一点不差。张顺喜视道尺如珍宝,不单单因为它是每天要用的工具,更是怕它损坏、失去准头。一天下班,两个青工把道尺当杠子用,准备抬起六七十斤重的齿条压机往回走,张顺喜看到后火冒三丈:“道尺是杠子吗?它是我们干活的标准,它失准了,规章再多也没有用!”

一代代先辈们对安全的情愫,深深扎根在孙子张成龙心中。

1982年,张成龙接父亲的班来到工区,他要像爷爷和父亲一样,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能丢掉标准化作业的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福生庄线路工人。当年,正赶上铁路大建设时代,50公斤钢轨上线、京包复线建设、无缝线路铺设……面对安全隐患大、项目繁多的各项施工,张成龙深居大山,忍受着寂寞,坚持作业纪律不走样,出色完成了每一项施工任务。

如今,随着设备不断更新,工区管内线路由43公斤轨换为60公斤长轨,随着铁路6次大提速,管内通过的列车由24对增加到100余对。

面对巨大的安全压力,张成龙和新一代工友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较真作风,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形走样,而是逐年积淀成为自觉行为规范,继而在整个工区形成氛围:安全为天的主人翁精神不走样,严守规章的求实精神不走样,苦练硬功的进取精神不走样,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不走样,和谐共进的团队精神不走样。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