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上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2019年5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援疆教师刘美:
“阿勒泰需要我”
本报记者 乔文汇
刘美老师(中)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本报记者 乔文汇摄

从黑龙江漠河到新疆阿勒泰,从大兴安岭到额尔齐斯河畔,刘美的援疆之旅跨越5000公里。

2017年2月,刘美作为黑龙江漠河市职业技术学校团委书记、信息技术课教师,响应国家“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号召来到阿勒泰,一年半期满结束后,她再次响应国家号召,留在了这里。

娃娃脸,热情,爱笑,一股认真劲,一口东北腔,在刘美工作的富蕴县职业技术学校,她的“识别度”非常高,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小美老师。课堂上,刘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努力把信息技术知识讲“活”,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初到新疆时,由于水土不服、气候干燥,刘美一度出现咽喉肿痛、流鼻血症状。陌生的环境,不同的作息时间,加之思念远方的亲人,她也想过打退堂鼓,“但每次脑海中浮现学生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就打消了回家的念头。”刘美说。

有一次,刘美不慎摔伤了腰,仍坚持上课。看到手托后腰上课的小美老师,学生们齐喊“喔特加克斯”(哈萨克语“真棒”)。“既然选择了援疆,就不能碌碌无为。不管什么原因,不能耽误教学。”她说。

刘美发现学生德丽努尔·木拉提每天上学都吃不上早饭,她买来酸奶、面包,上学前悄悄放在她的书桌里。一连几天,这名哈萨克族女孩都一头雾水。有一天,德丽努尔·木拉提早半小时到校,看到刘美老师为她准备的早餐,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她把这份感动埋在心里,当看到老师腰部受伤,便跟妈妈学习缝制椅垫。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她把亲手制作的椅垫送给了小美老师。

“与漠河比起来,阿勒泰更需要我。”在34岁的刘美心中,阿勒泰已经是她的第二故乡。

教学之余,刘美组织成立了“黑龙江省对口援疆富蕴县志愿者服务队”,为受援地居民提供各种志愿服务。援疆期间,刘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获得富蕴县职业技术学校优秀援疆教师、富蕴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黑龙江省援疆前指优秀援疆人才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