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新股发行核准制条件下,A股上市公司依然是稀缺资源,上市公司数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但是,攀比上市公司数量不可取。部分地区不顾市场规律,行政干预、揠苗助长,片面追逐上市公司数量,如此做法不宜提倡
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刚结束,一些机构就推出所谓的县域上市公司数量榜单、县域上市公司创新榜单、县域上市公司专利榜单等诸多榜单,结果自然是几乎不用调研、翻翻资料即可排定。无独有偶,此前有少数地方为了提高上市公司数量,给受到处罚甚至违法的“带病”企业开绿灯,有的地方还或明或暗地组织上市公关团队,力争早日拿下“全国上市公司第一县市”“上市公司第一区”等招牌。
各地竞相提升上市公司数量,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优化融资结构、稳定财税和就业等综合因素使然,有一定道理。在现行新股发行核准制条件下,A股上市公司依然是稀缺资源,上市公司数量也的确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9年5月6日,我国共有上市公司3600多家,总市值超过42万亿元,总股份6.6万亿股。根据2018年财报计算,500家市值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超过3万亿元,成为各地区拉动经济发展和稳定就业的重要力量。打好上市公司这张牌,不仅有利于优化地方资源配置,把上市企业培育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抓手,而且有利于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提升地区企业竞争力,打响区域名片。
正因为有诸多利好,各地纷纷推出“上市倍增计划”“上市冲锋规划”“上市奖金计划”等,从人、财、物等多方面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对相关事项一路“大开绿灯”。在以上市公司数量论英雄的观念导向下,部分地区出现上市怪现象。有的企业在政府连年补贴下,玩起“财务戏法”,由亏损多年摇身一变成为盈利大户,有的企业明显违反《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不具备上市资质,却被地方政府“从轻发落”甚至“带病”上市,还有的企业明明不愿意上市,被各方利益裹挟勉强上市或者到新三板挂牌,反而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
争相攀比上市公司数量,危害巨大。少数“带病”上市企业刚刚登陆资本市场就曝出财务“地雷”或债券违约“地雷”,那些本不具备上市资质的企业暗通少数心术不正的高管,借用资本市场的诸多工具,掏空上市公司,公开炒卖“壳”资源……种种危害,不仅没有给地方经济发展和税收带来红利,反而成为广大投资者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负担。
企业上市原本应是自主行为、市场行为、法治行为,部分地区不顾市场规律,行政干预、揠苗助长,片面追逐上市公司数量,这样的歪风邪气该狠刹。一是应加强顶层设计和央地联动,加强对地方拟上市企业的培训,让地方政府熟悉上市流程和“红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企业上市观念,避免“带病”企业乔装改扮为“优等生”,杜绝单纯攀比上市公司数量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证券发行承销、信息披露、上市公司退市等相关法律法规,让遵纪守法的企业能够如愿上市,让欺诈上市、违规上市的企业得到应有惩处;三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增加有效金融供给,减少千万企业挤上市“独木桥”现象,让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科创型企业能够自主选择多元化融资方式,真正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