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两次地震属正常地震活动
本报记者 郭静原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14日12时47分在北京怀柔区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在不久前的4月7日,距离此次地震27公里处的海淀区也发生过一次2.9级地震,震源深度17千米。

虽然前后两次地震震级都不算高,震感也并不强烈,但缘何10天内北京地区接连发生两次地震?这其中是否存在关联?对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迅速组织专家对两次地震活动作了研究分析。专家认为,近期北京地区发生的这两次3级左右地震均属正常地震活动。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说,天然构造地震主要由于断层活动所致。北京及附近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带有平谷—三河断裂带、八宝山—高丽营断裂带、怀来—延庆断裂带、南口—孙河断裂带等,其间又分布着一系列近北东、近北西向的小规模断裂。“例如此次怀柔3.0级地震震中附近20公里范围内已查明的小规模断裂就有4条,但由于震级较低,很难说具体与哪条断裂活动有关,但与其距离最近的为北东向的南口山前断裂,约9公里。距离4月7日海淀2.9级地震最近的断层为北东向的小汤山—东北旺断裂带,约5公里。”

“从构造相关性分析,北京地区近期发生的两次3级左右地震属于两个断层的活动,两次地震之间距离约27公里,远大于3级地震的破裂尺度,因而两次地震彼此没有构造或力学上的相互关联,是两次独立的正常地震活动。”蒋海昆说。

两次地震相隔一周在同一个地方发生,是否意味着近期北京地震活动趋于频繁?蒋海昆告诉记者,地震属于自然现象,当构造运动过程中逐渐累积的能量对地壳产生的巨大压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同时伴随能量的释放,就形成了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有地震发生,多时一天发生一万多次。其中,99%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其余1%的地震才是有感地震。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年发生约1000次,大于7级的强烈地震每年平均发生约20次,更强烈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1次左右,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海域,对人类并不构成危害。”蒋海昆说。

数据显示,就北京地区而言,1970年以来共发生139次2级以上地震、29次3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大约发生2.8次2级以上地震、0.6次3级以上地震,与西部多震省份相比,北京属于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水平非常弱的地区。尽管2级、3级地震频次较低,但也有短期发生多次地震的现象。例如,1996年12月份短短12天内,在北京顺义就先后发生5次3级以上地震。蒋海昆表示,这两次3级左右地震间隔仍属正常,且均发生在周日13时左右也纯属巧合。

专家提醒,当公众遇到有感地震时,应首先保持冷静,做好自我保护,认真观察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高效避险。如在房间内遇到地震,应尽快选择承重墙墙根、墙角或是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蹲下或坐下,保护好头部;如在户外遇到地震,应就地选择开阔区域,要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及人多的地方,且不要选择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下避险,注意广告牌等其他潜在高空坠落物等,趴下或蹲下避震。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