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读者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4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大读者就创新养老模式、发展养老市场纷纷来信——
让老年人拥有幸福晚年
上图 4月2日,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西高庄村文化活动广场,村民聚在一起,吹奏葫芦丝。该村老人们每天都会到绘画、模特、器乐等50余个兴趣班参加活动,陶冶情操。田艳军摄(中经视觉)
左图 4月1日,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时间银行”五星级志愿者正在为社区95岁的老人吴长荣(右二)理发。东湖区积极探索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志愿者将自己提供的志愿服务时间存储起来,在年迈需要别人为自己提供服务时,再将这些存储的时间兑换,就可实现“时间银行”模式下的互助养老。邓 鑫摄(中经视觉)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服务产业迅速兴起,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如何让养老服务惠及更广大老龄人口,让老年人的晚年更加安稳幸福,备受社会关注。

养老供需发展不平衡

唐卫毅

现实中存在着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问题。比如,大城市里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一些农村养老机构床位却空置严重。

城乡养老服务供需差距为何如此悬殊?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城市养老服务机构供给严重不足,“僧多粥少”,有的公办养老机构排队要排上几十年;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低,有些老年人不愿意前往,而且农村敬老院大部分是公办性质,一般优先安排年纪大、无子女或不能自理的当地“五保户”。

有效解决相关问题,需要靠政策来及时“补位”。一方面,大中城市要大力拓展养老服务资源,尤其是增加养老方面的财政支出,并激活社会投资,多建设一些“普惠性”的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要盘活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提升农村养老机构服务水平。有关地方和部门要加强调研,及时配置好养老机构,发展好养老产业。

养老服务是一项涉及老年人生活和每个家庭稳定的大工程,理应提升到国策的高度,强化政策扶持,让养老服务资源不缺位、不失衡、不浪费。而且,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得好,让他们能安度晚年,也有利于缓解广大中青年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高效地投入工作。

(作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

将“医养结合”落到实处

丁君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但是,在养老政策实际落地过程中,却出现了部门归口等问题。比如,“养老”归民政部门管辖;“医疗”归卫健部门管辖;“医保”则归人力资源部门管辖,加之基层人手不足,很难将“医养结合”模式铺开实施。又如,随着养老服务产业迅速兴起,民间资本陆续涌入,但对此领域的监管措施却有限,致使“套保”等一些黑色产业滋生。

积极推进“医养结合”,需要相关部门扎根实际,敢于担当作为。首先,民政、卫健及人力资源部门应互相协作,设立多部门协调机制或协调小组。其次,针对目前医养结合的交叉性专业性人才不足等情况,着力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同时,要创新机制,探索“医养结合”新道路,思考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如何更好结合。例如,浙江台州成立了医养结合联盟,建起公立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之间的沟通桥梁,就是落实“医养结合”的好做法。此外,针对民间资本,政府要秉持“严进严管”思路,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填补入行和监管空白,不让黑色产业有机可乘。

(作者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新建联福大道001号)

满足养老产业金融需求

邓 野

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不断加速,养老产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与之相比,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养老资产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化运营程度不高;养老产业金融供给缺乏,金融资本参与意愿不强;养老产业专门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单一,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等。

原因主要在于,养老产业虽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短时间内可见的平均利润率较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金融资本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很难实现。正因如此,一些国家纷纷选择以政策引领方式,助力养老金融发展。2018年10月份,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多部门联合推出《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大力推动金融创新,改进完善养老领域金融服务,加大对养老服务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的要求。

落实好相关意见,金融业应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特点和养老产业发展规律,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有序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养老金融创新发展。同时,应鼓励金融供给创新,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养老资金通过债权、股权等多种方式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此外,还应注重养老产业信用体系创新,开展不动产、知识产权、股权等抵押贷款方式创新,设计出符合养老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建设好老年人消费市场

袁文良

如今,大多数老年人是在物质匮乏年代成长起来的,其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与当下的年轻人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各地各有关企业应看到老年人消费的潜力和特点,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建设并完善老年人消费市场。

一是建设老年人日用品市场,包括食品、服装、家庭用品、药品、保健品、辅助医疗设备等。这类市场要注意符合老年人的特点,为老年人提供方便。例如,在一些超市、商场设立老年人专区或摊位,要相对集中,形成特色品牌,使老年人不必到处跑就能买到所需商品。

二是建设老年人服务市场,包含卫生保健、医疗护理、老年公寓、心理咨询、陪伴服务等。这类市场投资大、见效慢,在政府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各地可以出台一些引导和支持政策及优惠措施,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源进入老龄产业。

三是建设老年人文娱市场,包括老年人旅游、老年职业培训等。这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携手合作,针对老年人的爱好,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老年人生活所在社区,要为老年人开展这些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及服务。

建设好老年人消费市场,不仅需要政府参与,也需要企业及社会各界配合,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为老服务的氛围,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