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林跃然 李琛奇 魏永刚
两山环抱,一河穿城,甘肃兰州自古易守难攻。古代人取“金城汤池”的典故,把兰州命名为金城,比喻城池坚固。
这两年,兰州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扩大开放,以创新驱动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在黄河两岸演绎出新时代的精彩乐章。世界著名期刊《自然》杂志发布的2018年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强榜单中,兰州排名第91位,在中国城市中排名第19位。
欠发达地区的创新意识
在一个地处西部内陆腹地、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兰州在实践中回答着一个新的课题。
去年7月,中共兰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召开,分析新时代兰州发展面临的形势任务。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说:“导致我们落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创新驱动发展上落后了。”会议审时度势作出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从现阶段产业发展的情况出发,兰州围绕石油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冶金、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正在培育发展一批新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和创新产业项目。
兰州以创新引领城市建设发展,确立了以主城四区为“核心”、新区和榆中为“两翼”的“一心两翼”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他们实施城市“东扩”战略,推动人居向东、产业向北转移,促进新老城区相向错位互补发展,在市域层面努力实现从城市单体到城市群的蝶变。
兰州选择榆中盆地约123平方公里为规划范围,以夏官营(30平方公里)为起步区,全面启动榆中生态创新城、兰州大学“双一流”和兰州副中心建设,以打造西部科创研发引领区、构建西北生态城市典范、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为新时代兰州高质量发展开辟新空间、激发新活力。
2018年,国务院批复了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欠发达地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兰州把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推进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核心平台,努力探索欠发达地区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
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和兰州经济开发区是兰州产业发展的龙头,也是创新驱动的重要动力源。眼下,“三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兰州新区在产业聚集发展上使劲,积极培育壮大以精细化工、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兰州高新区围绕“高”和“新”这两个关键,在“引”和“育”上用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兰州经济开发区正在跳出老城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新区域,突出战略转移。
内陆城市的开放视野
南北两山把兰州夹在黄河岸边,但兰州的发展目光盯着山外的广阔天地。
城西的西固区新城镇,甘肃(兰州)国际陆港600多亩的仓储广场上,停满了正准备运往各地的汽车。不远处是向前延伸的铁轨,中欧班列就从这里驶向远方,铺展出向西开放的历程。
在一面巨幅铁路地图前,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副主任李建亮指着图上一条条红线向记者展示兰州的“开放视野”:中欧贸易通道、中亚贸易通道、南亚贸易通道把兰州与广阔的世界联系起来。
“还有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李建亮说,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是兰州乃至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铁路从兰州出发,经过成都、重庆、贵阳,可以一直到南宁和钦州港,实现海陆联运直达新加坡。
这条通道通过海陆联运,极大地缩短了货物运输距离和时间。去年以来,甘肃的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等工业品和洋葱、苹果等农产品,走这个通道直接运送到东南亚。今年春节前后,越南的黑美人西瓜、带鱼,澳大利亚牛肉、巴沙鱼、黄花鱼、青虾、秋刀鱼等也通过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来到大西北。
李荣灿说,“对外开放是兰州最大的机遇”。他们正在努力构建对外开放“四个大”的发展布局:建设大平台,构建大通道,形成大枢纽,发展大产业。
兰州这几年加强了航空口岸建设,中川机场已经升格为中川国际机场,有定期航班飞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他们建设铁路口岸,实现了货物的铁路和航空联运;
兰州新区建设起综合保税区,设立了一个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兰州国际陆港还建设了保税物流中心,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成为国家指定的3个对尼泊尔开放的国内陆港之一,口岸建设构成了兰州对外开放的大平台。
有了平台,加上中欧班列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兰州就形成了货物的集散地,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建设国际贸易的大枢纽。有了货物集散,就可以形成大产业。兰州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着力点就是要形成加工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产业。
大平台、大通道连接起大枢纽,催生大产业,兰州在新一轮开放征程中,正在快步赶上新时代的步伐。
大学之城的“破壁”之举
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不起眼的两层简易厂房里,却生产着不寻常的产品:记忆合金固定医疗器械。
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开发了10大类系列首创型内固定植入器械,代表中国记忆合金医疗器械应用的最高水平,率先建成国际上最大的记忆合金医疗器械产业基地。新的厂房已经在兰州高新区建成,10月份他们就要搬进新址。
创新驱动必须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而企业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服务。这两年,兰州出台了一个“双鼓励”政策: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企业(园区)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鼓励企业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企业技术研发机构。2017年以来,在这项政策激励下,兰州市认定企业研发机构20家、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1家。
“政府有了政策,我们就要‘跟进’服务。”兰州市科技局局长王柠说,科技部门对高校“一个接口”,把所有问题都承接下来,然后“分包”给各个部门去解决。同时,他们定期搜集科技成果,向企业发布。兰州科技部门挨个走访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起不同层次的联系。
在兰州市科技局,我们看到一本《兰州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措施》实施细则汇总表。15页表格涵盖了42项措施内容,每一项措施内容后面,详细列出了落实部门、申报时间、核准处室、复核处室、核准条件、申报流程和联系人、联系电话。只要有需要,翻开表格就可以知道该找谁。
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墙”一旦打破,科技产出效益就有了提升。这两年,很多科技成果直接服务于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水下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盾构设备选型及适应性配置技术研究,解决了强透水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盾构掘进关键技术。该项目不仅获得“2018城轨科技进步二等奖”,而且为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黄河隧道顺利贯通提供了技术保障。
从2017年起,兰州连续两年选列10大科技项目和10大科技创新项目,分别给予每项100万元和70万元的经费支持。这些项目不仅创新水平突出,而且成果转化之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遴选支持的“基于湿法凹凸棒石高值利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和“心脏瓣膜外科创新技术及产品的建立和应用”两个项目,分别荣获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在兰州历史上尚属首次。
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李荣灿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创新发展,要努力通过科技创新走出一条西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