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3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德阳潮扇第四代传承人杨占勇——
一辈子只为一把扇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 畅


图① 杨占勇在制作潮扇。 吉庆坤摄
图② 德阳潮扇的衍生品——麦秆插丝扇。 (资料图片)
图③ 这是一把新派德阳潮扇。倒葫芦形的扇面上用蜀绣绣出了一位婀娜多姿的古代仕女,图案来自绵竹年画。蜀绣、年画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图片)

德阳潮扇源于广东潮州,自清末传入四川德阳,至今120多年,2007年被评选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阳潮扇第四代传承人杨占勇说,一辈子只为一把扇子,这是他的爱好所在,也是作为传承人的责任和担当。请看杨占勇与德阳潮扇的故事。

德阳潮扇工艺非常复杂,包括车扇柄、选材、去竹青等19道制作大工序,近50道小工序。一名熟练的手艺人至少要用4天时间才能做好一把潮扇。

“制作潮扇,其灵魂在于‘丝和编’,一把扇子,最少要用144根竹丝,每根竹丝的直径在0.3毫米至0.5毫米之间。”在德阳潮扇第四代传承人杨占勇的工作室里,他边向记者介绍边拿起一把倒葫芦形的潮扇,扇面上有一位用蜀绣绣出的古代仕女,图案来自绵竹年画。而蜀绣、年画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上2007年被评选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把德阳潮扇包含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把扇子三项“非遗”

德阳潮扇,曾经因为销声匿迹几十年,致使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从事这门技艺的人就更少。

2011年以前,在百度上输入“德阳潮扇”4字,上万条词条中排名第一的是“德阳潮扇不能养家糊口”,这成为德阳潮扇第四代传承人杨占勇对制作潮扇的最初认识。

上世纪30年代,杨占勇的爷爷杨三金成为德阳潮扇第二代传承人陈昌全所开扇庄的账房先生,随后杨三金让其子杨功源跟随陈昌全学习制作潮扇,并成为第三代传承人。学成之后,杨功源回到德阳黄许镇独立开设了扇庄,一直经营到1958年公私合营。其间,生意红火,靠制作潮扇,一家人过着不错的日子。

随着更换工作,杨功源不再制作潮扇,直至1990年退休,他又重拾老本行。“这门手艺我从小耳濡目染,但真正决定学习是源于父亲的4把‘老’扇子。”杨占勇告诉记者,有一天父亲拿出4把自己珍藏的潮扇,精致的扇面和精巧的竹编工艺让杨家兄弟姐妹4人惊叹不已。

“这是用机器编出来的?”杨占勇提出自己的疑问。“纯手工,我可以从头到尾做一遍给你看。”当杨功源把自己的“绝活儿”亮出来,杨占勇心服口服并下定决心学习制作潮扇。

从1990年到2000年,杨占勇一边工作,一边跟父亲学习制作潮扇。“每次回父母家吃过饭,我们围坐在一起,烧一壶水,泡一壶茶,边喝茶边做扇子。”杨占勇回忆说,从那时起,一辈子只为一把扇子,既是他的爱好所在,也是作为德阳潮扇传承人的责任与担当。

德阳潮扇价值几何

曾经,德阳潮扇不花钱也可以得到。

“2000年以后,靠朋友、亲戚介绍,总有人到家中请我们做扇子,我们分文不取,逢年过节人们就提着烟、酒甚至衣服上门感谢。”杨占勇回忆,近10年时间里,靠着自己的积蓄和大家庭的支持,做着自己喜爱的事,“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让我感到很满足”。

随后,德阳市旌阳区文化局推荐杨功源、杨占勇申报市级、省级非遗传承人。2009年父子俩均被评为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杨占勇获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德阳潮扇代表性传承人。

有时,德阳潮扇可算是价值不菲。

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后,杨占勇有了出去走走、看看的想法。2009年,他带着2把扇子“闯”北京。

2009年7月份,炎炎夏日,北京后海边微风轻拂,让人感觉到些许凉爽。杨占勇选了一条石凳坐下,把2把制作精美的潮扇摆在一旁。“不一会儿,来了2位外国游客,虽然语言上无法沟通,但一看他们的眼神和动作我就知道他们喜欢这2把扇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占勇每把卖1600元,对方没有还价便爽快地买下了。

这一次偶然经历打开了杨占勇的视野,也让他更加坚定潮扇是有市场的。他决心在传承中创新,让这门古老的技艺散发出新的光彩。于是,原本只闷头做扇子的杨占勇,以选择参赛的形式让潮扇走上“擂台”,走向全国。

要传承更要创新

潮扇这门拥有高端文化艺术品位的纯手工工艺正在经历着艰难的传承复兴。一方面,需要后人固守传统的制作技艺,另一方面,更需要探索跨界融合与创新。

“记得2012年第一次参加全国旅游商品大赛,我连四川地区的铜奖都没拿到,多少有些让人灰心。于是,我通过省旅游协会找专家出主意。专家帮我分析,原因是输在缺乏创新。”杨占勇说,随后的5年,他和他的德阳潮扇在制作创新这条路上狂奔。

2017年,杨占勇将大熊猫、三星堆青铜人像等四川元素用竹编的形式在6把扇子上展现出来,使潮扇既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又让扇面在绘画以外有了不同的呈现形式,这6把潮扇获得了当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2018年,杨占勇凭借名为相思盏的竹编灯,又获得2018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丝和编是潮扇的魂,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但这并不妨碍用潮扇作为载体以不同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车挂、项链、木雕……潮扇文旅品走进千家万户,不仅可以收藏,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实用性,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杨占勇说,他现在招收学员,尤其是年轻学员,会告诉他们“潮扇不能养家糊口”已成历史,“只要坚持传统和创新两条腿走路,不仅能养家,还能把日子过得更好”。

目前,杨占勇已经开办了2期农民夜校,学员多为乡村留守妇女。“我免费传授她们潮扇的制作技术,学会以后还提供原材料给大家编织,做成后再以每把50元的价格回收。做得多,每个月有上千元收入。”杨占勇告诉记者,以前没有宣传出去,单打独斗,产品不好卖。“现在从业人员多了,生产有了保障,我有了更多时间去创新、去开拓市场。”杨占勇介绍,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公司化运作,开发出种类不同的潮扇工艺品,如今他的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00多万元。

在杨占勇看来,文化需要传承,匠心更需坚守,在坚守中寻求创新。唯此,坚守才不会成为独守。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