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2019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3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石油化工齐鲁分公司总经理韩峰代表:
防止油企“一窝蜂”式转型
本报记者 曹红艳

当前,我国炼油企业由“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炼化结构转型升级,固然是实现我国炼化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一窝蜂”地投入资金、铺摊子、上项目也会产生副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总经理韩峰认为,要防止“一窝蜂”式转型,带来化工市场无序竞争,陷入重复建设、重复过剩、重复治理的怪圈。

数据显示,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炼油国。2017年,我国炼油总能力达到7.72亿吨/年,炼油能力过剩0.63亿吨/年。与之相对应的是,2017年我国乙烯产能达2455万吨/年,产量1824万吨/年,当量消费量约4250万吨/年,当量消费缺口2426万吨/年,消费缺口持续增大。“十三五”期间,随着新建石化装置陆续投产,乙烯产能年均增速约6.8%,2020年乙烯产能将达到 3000万吨/年,当量消费量为4800万吨/年,仍有约 2000万吨/年的缺口。

现实中,一些炼油企业存在基础建设薄弱、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等问题。韩峰代表建议,国家应统筹布局,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境外企业统一要求、统一标准,对高端产业、低端产业区别对待,该转型的转型,该并购的并购,该停工的停工,防止借转型之机“一窝蜂”上项目,掩盖了市场竞争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安全环保缺失等问题。“唯此才能抓住机遇转出高质量,转出新产品,打造新产业。”韩峰代表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