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我们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变,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推动了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之路,推动国际关系良性互动,努力消除冲突与战争产生的根源,促进世界实现持久和平。
近代以来,侵略扩张、武力征服几乎是西方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这一“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社会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的改革开放坚持走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同时尊重世界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没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没有干涉别国内政,没有进行领土扩张,没有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没有经营势力范围,没有“输入”外国模式,也没有“输出”中国模式。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融为一体,实现世界机遇与中国机遇的相互转换,是中国改革开放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当今世界进入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推动国际社会不断从对抗走向合作、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零和博弈走向互利共赢。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的同时,中国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坚持正确义利观,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中国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影响。一方面,当今世界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大多发源于发展的不平衡性,给人类和平带来严重威胁的恐怖主义与地区冲突,也多与贫穷、落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又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实现世界均衡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另一批国家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使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方向发展,减少了国家间产生对立、冲突与战争的机会与可能。
实现中国与世界共赢
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之路,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虽然西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曾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世界范围内出现多种问题与挑战,又深刻表明西方模式已经无力满足全球发展与变革的新诉求。中国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努力扩大各方共同利益的汇合点,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具有重大开拓创新价值的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已成为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越来越离不开中国。
中国的改革开放还为解决全球范围贫富差距加剧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人口,是国际社会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时至今日,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99%人口拥有财富的总和,约有7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实现现行联合国标准下的7.4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约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与西方一些国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落后国家的发展有所不同,中国理解广大发展中国家对发展的渴望,支持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对发展中国家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中国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无偿援助、优惠贷款,提供了大量技术支持、人员支持、智力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项目。由于经济上长期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大为提高。
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负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积极参与、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的成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崇尚包容、互鉴、和谐。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的呼声日益高涨。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强调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主张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得到包括联合国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认同与支持。
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经由以往数十年的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80%,但全球治理体系却未能适时真实反映国际力量变化后的新格局。为使责任和能力相匹配,权利和义务相平衡,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同推动重新调整世界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各种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七十七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框架内,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经济规则革故鼎新,使世界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程度有所提高,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程度有所增强。中国还致力于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使这些机构能够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
(执笔:李 文 王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