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安徽合肥市经开区的国轩电池生产车间内,多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忙碌有序地运转。“这个项目从投资建设到投产,只用了一年时间。”国轩高科经开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贺狄龙告诉记者,这里将逐步建设形成15G瓦时的产能,到2020年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基地。
国轩电池的建成投产,拉长了合肥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自2018年以来,该区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基地,江淮大众首款纯电动汽车投产,蔚来汽车生产基地整车批量下线,加上江淮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到7万余辆,实现产值200亿元。“随着多个龙头项目扩量放产,合肥经开区在新能源汽车产能、品牌集聚度、技术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合肥经开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峰说。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肥经开区摸索出一条以技术融合为引领的发展之路。
去年底,江淮大众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研发中心在合肥经开区正式开工。该研发中心由江淮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西班牙西雅特公司三方合资建立,在电动化、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合肥经开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研发中心的设立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由以往依赖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向共同研发、技术共享方向迈进。
“我们就是要聚焦高端,瞄准前沿,把握制造的内涵特质,体现智能融合的时代特点。”合肥经开区工委办副主任俞光远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行业和产业集群,是提升开发区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创新链影响力的关键。基于这种思路,去年合肥经开区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特别是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全区创新产业产值增长15%,占比首次突破50%;规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到74.9。
在今年的合肥经开区产业规划中,把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先进制造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1月28日,江淮汽车新款纯电动车型iEVS4开始接受市场预定,该车60公里/小时等速续航里程将达到530公里,成为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中续航里程最远的车型。超过500公里续航里程的纯电动乘用车,相比10年前的150公里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也体现了合肥经开区科研实力和推进速度。与此同时,更加智能、先进的制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江淮与蔚来合作的纯电动智能SUV产品生产中。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关键,合肥经开区在动力电池方面已逐步形成面向国内多车企、多档次、多技术路线产业链条。
国轩电池在合肥经开区落地,获得了500亩土地的专项发展支持。贺狄龙预计,15G瓦时全部达产,年产值将达到200亿元至250亿元。同时,国轩电池还将与经开区合作建设行业高端人才培训及研发平台,瞄准中高端乘用车的三元电池产品等。按照规划,合肥经开区基地今年预计产出三元电池产品1000万只,产值可达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