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考核,不仅是一个提高行政效能的问题,更关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考核评判要注重实效,而不是注重“材料”。把基层干部从材料和报表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
一位基层干部对笔者说起工作状态,一口气列举了几个数字:年终总结时发现,自己在一年里所写材料总字数达11万多,还有人一年写了280多份材料!
这几个数字着实令人吃惊。不可否认,基层工作需要以文字材料的形式总结和向上级汇报。写汇报材料、填写表格,痕迹管理,是推进工作、落实政策的重要手段,可以总结工作经验、梳理工作进度、督促工作落实。但是,材料是不是需要这么多,值得认真思考。
基层把材料交给上级,多半是为了汇报工作,求得上级了解;上级机关向下级要材料,也是了解情况、掌握资料的需要。但是,有些部门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也有不同部门要同样的材料。这些做法让基层干部被报材料、填表格捆住了手脚,疲于应付。
古时有一郑人买履的故事。郑国人到市场上买鞋,宁肯相信尺子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脚。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很像这位靠尺子买鞋的郑国人。他们习惯于通过材料来了解情况。每到一地,不是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走走,不是找工人农民聊聊,到百姓中间看看,而是喜欢看材料、查表格。书面材料当然是干部认识现实的有效途径,但我们不能迷信材料,完全依赖材料。把材料和表格当作了解情况的主要途径,实际上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如何对待文字材料,怎样把基层干部的精力从“材料写作”中解放出来,这涉及的是一个怎样评判基层情况,如何考核基层工作的大问题。考核是推进工作的手段。因为考核工作直接关乎对基层工作的评价,每位基层干部对此都十分重视。如何科学考核,不仅是一个提高行政效能的问题,更关乎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评判基层业绩,考核干部工作,归根结底应该看他们做了什么,取得的成效如何,不能靠他们怎么写的,不能把考核的“焦点”聚在是不是写得好上。一年11万多字、280多份总结材料,表面上看是让基层干部觉得苦,反映出来的却是考核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要想通过考核督促基层干部求实创新,谋实事干实事,考核评判本身就要注重实效,而不是注重“材料”。把基层干部从材料和报表中解放出来,才能使他们有精力有工夫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推动基层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尽量改变根据材料多少页和字数看付出、根据痕迹多寡论实绩的做法,避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同时,要加强现代手段的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共享,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