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企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伊比西以甜叶菊为原料生产出天然健康的甜味剂——
开拓“甜蜜的事业”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于 泳
图为伊比西参加2018年美国食品科技展览会。 (资料图片)
图为伊比西分析检测室。 (资料图片)

在酸甜苦辣咸五味中,甜味是最能给人带来愉悦的味道。研究表明,甜食会促使大脑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脑啡肽”,该物质能帮助人们抚平情绪,产生快乐与幸福的感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甜食的原因。可是,如果你正在节食瘦身,或者血糖偏高,难道唯一的选择就只能是“逃离”这甜蜜的诱惑吗?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这样一家企业,以甜叶菊为原料生产天然甜味剂,既能满足人们对甜味的喜好,又不会对身体造成负担。它就是伊比西(北京)植物药物技术有限公司。

为了这份甜蜜的事业,伊比西奋斗了整整10年。

外贸起家

伊比西(北京)植物药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师锦刚1983年考入北京化工大学,那年他16岁。在大学期间,他门门功课名列前茅,是名副其实的“学霸”。198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保送研究生。

毕业之后,师锦刚与大多数同学一样进入国企工作。随后又于1991年入职伊比西公司北京代表处。那时的伊比西还是一家国际化工贸易公司。

师锦刚的潜意识里一直认为,生意人应该八面玲珑,可自己作为“直肠子”的陕西人实在不善交际。为此,他甚至一度产生放弃伊比西工作的想法,想去国外读博士,继续做化工方面的研究。

上世纪90年代是国际贸易从业者的“黄金时代”,得益于“国营+专营”经营方式,大多数行业企业的利润都非常可观。当时的伊比西主营精细化工品,合作企业包括意大利的兰迪齐、印度的高洁等。

那段时间通信与网络不够发达,最好的沟通方法就是面对面交流。师锦刚也因此获得了很多与外企高管直接交流的机会。

时至今日,伊比西已成为天然保健品、色素、甜味剂和化妆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的领军企业,并申请国内外专利200余件。回顾企业成长历程,师锦刚依然认为人生中最宝贵的一份财富来源于早年接触外企高管们的经历,是他们帮助自己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无问西东

1994年,政策环境有所变化,运行多年的低买高卖模式不再具有明显优势。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精细化工品价格越来越透明,外贸企业利润不断收窄。

师锦刚意识到,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转型。可该向哪里转呢?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师锦刚。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彼得·德鲁克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彼得·德鲁克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放弃在化工领域多年的积累对伊比西来说肯定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能在原有基础上做一些改变,做对客户、对行业有价值的事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行前路,无问西东。在这一信念的支持下,师锦刚带领伊比西紧盯客户需求,把追求经济利益放在第二位,并由此开始了转型之路。

1995年,伊比西开始在中药提取物领域不断发力。公司最早经营的是甘草提取物,主要用于给烟草过滤嘴增加甜味。1997年,伊比西开始进口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果原料,并自主开发出两种提取物,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2002年左右,伊比西成为国内第一家研发并实现“鬼子姜”(菊粉)产业化的企业,随后又从番茄汁中成功提取出番茄红素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色素的使用非常广泛。诱人的红色、清新的蓝色、淡雅的绿色……这些丰富的色彩背后是胭脂虫红、柠檬黄、日落黄等一系列化学合成色素。

科学研究发现,过量摄入化学合成色素会增加儿童多动症等诸多疾病风险。于是,不少企业开始投身于天然色素领域。伊比西也看中了这一行业风口。他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研发出“酸稳定性蓝”,并成功复配出绿色。

象牙果原产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最初只用作装饰品。后来,有科学家发现象牙果中富含的某种成分可以治疗妇科疾病,但提取极为困难。伊比西也曾尝试过,结果以失败告终。不过,在研究过程中他们意外发现,象牙果粉碎后可以轻易染色。

师锦刚马上联想到化妆品行业中常用的磨砂膏。磨砂膏中的磨砂颗粒最初采用的是塑料粒子,后来改用很难染色的坚果或细沙。在这一点上,粉碎后的象牙果优势明显。他还发现象牙果碱解后可成为滑石粉替代物。于是,伊比西对象牙果的研究从医学领域彻底转向了化妆品领域,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像这样的故事在伊比西还有很多。师锦刚把这些无心插柳的成就归功于早年的化工贸易经历。正是这些丰富的经历让他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因此在产品研发时更易从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看来,化工领域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还有很多未知的物质值得探索。

苦尽甘来

食品饮料工业能在近几十年间飞速发展,各种添加剂特别是甜味剂功不可没。随着消费升级趋势日趋明显,如今的人们对甜味剂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要满足消费者“嗜甜”的需求外,安全、健康也越来越被看重。

早年,合成甜味剂一度盛行。人们最早使用的是糖精钠,但该产品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由于安全性等原因被美国FDA禁止使用。随后,第二代合成甜味剂阿斯巴甜、安赛蜜以及第三代合成甜味剂三氯蔗糖先后面世。

与蔗糖相比,合成甜味剂的好处在于不进入人体代谢,不会引发肥胖,并且甜度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与此同时,合成甜味剂也存在着潜在的健康隐患和环境威胁。各种有关合成甜味剂的安全、健康质疑屡见报端。此外,一些合成甜味剂不易降解,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研究发现,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菊糖苷,甜度为蔗糖的150倍至300倍,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也是食品及药品工业的原料之一。由于没有副作用,目前已有不少国家采用甜叶菊提取物代替糖精。

最早的甜菊糖生产工艺比较简单,产品主要以粗提物为主,口感也不算太好。针对这些问题,伊比西先后从多个方面入手开展科研攻关,基本克服了传统甜菊糖产品“起甜慢”“后味苦”等问题。

创业者说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师锦刚。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彼得·德鲁克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彼得·德鲁克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做对客户、对行业有价值的事,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