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山不老松
□ 鲁志枢

近日,发现有好几位邻居家中把我30年前拍的一张老照片《黄山奇松》经人工作色做成画框装点客厅。虽然不同人家装点方式各异,但都说这张照片颇有韵味,意境深刻。其实,每当我翻阅相册看到这张老照片时,也总是感到它有一种力量鼓舞着我。

30年前的摄影,主要是用黑白胶卷。说来那是1986年的一天,我去黄山采风。黄山奇松蜚声中外,令人神往。

当年,去黄山的交通很不方便。从武汉坐火车,由京广线南下,经湖南长沙走长沪线,再到江西上饶后,还要转乘长途汽车才能到达黄山脚下。我们一行10多人花了一天一夜时间,包括在山下住宿了一晚,次日才上得山去。

路途上付出的辛苦,哪比得上在黄山的满满收获。黄山最出名的就是千姿百态的奇松了,它们以石为母,以云为乳,宛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整个黄山群峰抹上了生命的色彩。且不说那展翅欲飞的凤凰松,玉麒腾跃的麒麟松;也不说那轻歌低吟的竖琴松,缠绵亲昵的连理松;单是那漫山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松,就足以把黄山装扮得美不胜收。这些遍布峰林沟壑的黄山奇松,让黄山的景美了,山活了,风动了,云涌了,雨多了,泉响了……连山石都有了灵气。

古有“黄山之美始于松”之说。据介绍,黄山共有72峰,处处青松点染,树龄在100年以上的古松就有103株,其中有54棵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难怪摄影学会首次采风活动选择黄山了,确实让人感到不虚此行。

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位于玉屏楼一侧树龄达800多年的迎客松了。当它进入镜头的刹那间——我的思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蓝天白云间,衬出了一壁峭拔的悬崖,褚黄的石,远处是云罩雾锁的群山。崖头上几株草茎迎风摇曳,绿色中泛着枯黄。而在它们前面,生长着一棵挺拔的古松呈迎客状。它高9.91米,胸围2.0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而它周围几乎没有土壤。根,蜿蜒在纹裂的岩缝中,但它枝杈蓬劲,舒展奔放,碧绿通透,挥展双臂,迎送中外来客,令在场的人无不惊诧:它竟然能在岩缝中挺立了800多年!

我诧异,竟有着如此适应生存的本领。它丝毫不回避贫瘠的生境,吸吮着大自然微薄的营养,却无私地向大自然奉献出松花、松果。看它那刚健洒脱的身姿,乐命达观的气势,四季如春的迎客姿态:清晨,它比太阳起得早;当你深夜入梦时,它却还在站岗;电闪雷鸣,它毫无惧色;暴雨倾盆,风雪交加,它依然挺立。那时,我眼中的它,已不再是一棵松,而是一杆旗,一页页教科书。

它令我浮想联翩,联想到一年四季驻守在边防哨卡的战士,365天清扫街道的环卫工人,寒冬酷暑站岗的交警,没日没夜打黑追逃的勇士,把毕生年华献给航天事业的老科学家孙家栋以及老黄牛“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是他们在默默无闻地拨动着祖国的琴弦,是他们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

当我们返程时,一路上,大家似乎忘却了疲劳,不停地展示各自拍摄的黄山奇松千姿百态,而我拍的那棵迎客松竟然略胜一筹,名列榜首。列车在行进,黄山早已离去,但悬崖边上的那棵迎客松依然不时浮现眼前。我忍不住又把照片抽出来反复欣赏,咋看也看不够,觉得它蕴含的人生哲理实在太多太多。列车在飞奔,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声又让我联想到那两条“工”形钢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承载着国民经济的千钧重担,同时还让我联想到高原雪域中的夫妻小站,长年在人迹罕至的铁道线上一丝不苟修路护路的养路工人……是他们的默默无闻,才有了神州大地的经济腾飞!

这张老照片,更让我领悟到了祖国人民的博大胸怀,不嫌弃大地的瘠贫,用一双双勤劳粗大的手,为祖国抹去一穷二白,笑容可掬地拥抱世界。

时光在行进,30年后的今天,此刻的它不知还在不在?虽说,现在去黄山已今非昔比,坐动车4个多小时便可抵达,而时下的我却因年老体衰,已无力回访。欣慰的是,照片上的那棵奇松留下了让人难以忘怀的永恒。如果它还在的话,想必更是古朴参天,更加风韵,更加精神。不难想象,它屹立于山崖岩缝中,迎风雪斗严寒,枝蔓间发出娑娑声响,似乎令我又听到了一首首奋进的畅想曲!

前不久,我特意把这张老照片复制多份分发给左邻右舍的空巢老人,意在希望他们都能乐观地面对一切。没料到,他们竟如此器重,这更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