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保国家的每一项扶贫政策都能落地生根?每一分扶贫资金都能真正惠及贫困群众?审计发挥着责无旁贷的监督和保障作用。近日,记者跟随审计署工作人员,来到我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对甘洛、喜德、昭觉三县的扶贫审计工作进行了查访。
“守护资金安全不是最终目的,扶贫审计重点关注的是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审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为民告诉记者。
保障脱贫效果
家住凉山州喜德县拉克乡新村的彝族奶奶的莫呷呷向记者展示了她新换的“一卡通”。以前,由于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种类繁多,并通过不同的渠道发放,造成农户手中的卡折少则两三张、多则六七张,不但用起来不方便,也带来了廉洁风险。
“审计中发现,个别村组干部拿到银行卡后,会把卡绑定到自己的微信号上,然后才发放给相关群众,这样一来,虽然卡在老百姓手上,但他们依然可以通过手机花老百姓的钱。”据凉山州审计局副局长伍皎辉介绍,因存在管理漏洞,曾发生过乡镇干部截留侵占贫困群众困难补助金的情况。
审计发现的问题成为当地清卡行动的起因。“‘一卡通’连着‘大民生’,但实际发放过程中却不规范,不仅种类繁多、底数不清,侵占挪用、吃拿卡要等问题也时有发生,困难群众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影响脱贫攻坚大局。”凉山州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张力告诉记者,按照“一户一卡、卡随人走、收支清楚、安全便捷”以及事前事后“双公示”的原则,清卡行动及其后续配套措施取得显著进展。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针对贫困人口短期脱贫易、长期稳定致富难的短板,产业扶贫审计中,审计人员重点关注当地政府发展产业是否因地制宜,是否存在“垒大户”“堆盆景”现象,产业扶贫有无精准投向,是否切实带动贫困户增收等。通过审计推动产业扶贫政策、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保障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解决扶贫难题
凉山州是深度贫困地区,区域性、整体性贫困突出,存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同时,作为典型的“直过民族”特困地区,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存在突出短板。
走进凉山州甘洛县阿尔乡眉山村幼儿园,孩子们正在跟随老师一起唱着识数儿歌。据阿尔乡乡长阿木铁打介绍,幼儿园于2017年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总共有两个班106个孩子。“幼教点教唱歌跳舞、简单的数字文字游戏,使用汉语、彝语双语教学。孩子们上学免费,并且有营养午餐。”
“扶贫先扶志,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长远之策。”审计署成都特派办财政审计处副处长杨跃东告诉记者,四川省在深度贫困的大小凉山彝区实施“一村一幼”计划,通过开展学前双语教育、发放辅导员补助、实施煤炉供暖工程等,改善幼教点条件、提高保教水平,解决彝区农村学前幼儿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一村一幼”是一举多得的好项目。不仅可以把孩子集中起来读书,让每个家庭至少可以解放出一个劳动力进行生产经营,还能通过“小手牵大手”,带动家长改变传统陋习。
然而,“一村一幼”刚开始实施时面临很多困难,比如师资力量没有保障,没有专门的教室和宿舍等。对此,审计署成都办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正面反映,审计署也在2017年第32号公告中向社会公开表扬,通过正向激励,促进扶贫创新举措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村一幼”也是审计部门支持凉山州脱贫攻坚的一个亮点工程。在审计署的呼吁下,国家加大了对甘洛县“一村一幼”的支持力度,今年又新增5000万元的建设资金投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一村一幼”计划已扩展到四川省52个县(市),每年投入资金4.02亿元用于发放辅导员补助,共开办4812个村级幼教点,开设6660个班级,招收幼儿19.7万人。
促进精细管理
在凉山州昭觉县人民医院,贫困群众勒尔你各正在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她告诉记者,以前像腰痛这些身体不适都不会来医院看,生病都是扛着。但现在不一样了,来医院看病基本不用花钱,出院时只要拿身份证到结算窗口一刷就可以了,自费部分很多时候还不到总费用的1%。
一窗办理的实现得益于审计人员提出的“金点子”。审计组在昭觉县扶贫移民局办公期间,每天都能看到很多老百姓频繁出入。经询问发现,原来他们都是来扶贫局盖贫困户证明章的,不然就没办法报销医药费。
如何让群众少跑路?经过充分探讨、实践,昭觉县最终实现了扶贫移民部门、医保部门、大病保险承保公司、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实时共享。贫困群众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医院通过在数据库查询核对信息后即可予以全额垫付结算,不再需要群众来回跑路开证明,更不用垫付医疗费用。对此,贫困群众纷纷点赞。
结合审计工作,昭觉县已全面落实“十免四补助”政策,贫困户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贫困人口医疗扶持、全民预防保健等8项指标均达到100%,贫困人口县内就医报销比例达到95.6%,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返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