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也罢,民企也罢,内资也罢,外资也罢,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平等、同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政府的主要职责就是创造环境、制定规则,让这些企业在同等、公平的环境中开展竞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马建堂表示。
12月2日,经济日报与全国工商联在“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联合召开企业家座谈会,马建堂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在此次座谈会上,多位企业家在谈及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时,表达了对更加稳定、确定的发展环境的关注。马建堂认为,让企业家大有作为,首先要做的是为企业发展创造确定性的环境,不能让某些企业“吃偏饭”。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左晖认为,企业的投入应建立在几个具有确定性的基础上。一是法治环境的确定性;二是产权环境的确定性;三是政策环境的确定性,包括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四是舆论环境的确定性;五是资本环境的确定性。当这5个要素相对确定且比较稳定时,企业发展的底气就会更足。
有了确定性,还要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武汉当代集团董事长艾路明认为,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公平的市场环境。“我们希望所有企业都得到平等对待,只有大家都遵循市场规则,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在创造公平市场环境方面,我们也要回归常识。”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管清友认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不能“工具化”民营企业,要从尊重产权的角度去理解。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本质上是对于个体产权和自由选择的保护与尊重,所有制的标签应该淡化。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家呼吁进一步推动“放管服”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兵表示,中国经济、中国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加快推动全球布局。这意味着,企业家们迫切需要政策层面支持企业正常的海外并购与投资。
当前,各地不断出台政策,促进民企健康发展。中泽嘉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鹰表示,这些政策能否落实到位关乎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如果政策落实打了折扣,问题解决不了,信心也不会长久。管清友进一步表示,当务之急是要结合民企发展,把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阐释清楚。“目标清楚了,企业发展肯定有信心。”
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表示,政策“东风”具备,企业家也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在自己的企业内下大力气,这是企业家的“本分”。
中诚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毛振华认为,很多企业在过去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一遇到新问题就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面对困难,企业家们要摆正心态,不要总是依赖政府,要习惯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重组、并购等市场化方式积极消化不良影响。”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李兆前则建议企业家们反思,“经济形势好了,有没有头脑发热,有没有脱实就虚赚热钱快钱,我们有没有偷税漏税不规范经营”。当然,他同时也表示,政策的公平、透明、可操作性、可预见性非常重要,要引导企业家有合理的预期,提前作好预判。
经济日报社社长张小影表示,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三重考验,一是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挑战;二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波折带来的考验;三是民营企业自身的制度建设,特别是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要跨过这些难关,有3个关键点要把握好,一是用好政策,二是要深化改革和创新,三是要弘扬企业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