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扎捆”卖药材到培育“陇药”品牌——
甘肃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0多万亩,产量超过120万吨,面积和产量多年来居全国首位,这是甘肃人的骄傲,也是资源优势;中药材“洗洗泥、扎个捆”就出售,缺少响当当的大品牌,这一度是甘肃人的尴尬,也是产业劣势。

近年来,甘肃陆续出台50多项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中医药产业。目前,甘肃已建设陇西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6个中药产业园,现有中药材龙头企业143家。2017年,甘肃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今年,我们将中医药产业确定为全省10大生态产业之一,中医药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表示,将继续发挥中医药资源丰富的优势,依托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标准化种植升级“金字招牌”

甘肃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称,有中药资源2540种,其中当归、党参、黄芪分别占全国产量的90%、60%和50%,被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18个道地中药材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为进一步发挥这一优势,甘肃近年来在中药材主产区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民乐县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板蓝根生产基地,不仅面积大,而且品质好。”药材收获季节,大量客商涌向甘肃药材产区,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药材采购高级顾问周清铭说,太极集团一年用2000多吨的板蓝根和大青叶,80%以上从甘肃民乐县采购。

在中药材传统优势产区甘肃定西市,当地把标准化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采取“公司牵头建基地、协会搭桥连农户、技术部门搞指导、乡镇配合抓面积”的运作模式,鼓励制药企业和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建立标准化药源基地,引导广大药农进行无公害种植,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道地品质。

据了解,今年定西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1.88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基地121.4万亩。为提升中药材品质,定西市组织起草的中药材种苗、党参等31项中药材地方标准通过审定,填补了全省中药材标准空白。2017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44亿元,农民人均产业纯收入达169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了解到,未来几年,甘肃将稳步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使大宗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到2020年,甘肃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率将达到40%。通过构建县域推动、组织化生产、道地品种支撑的中药材规范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材品质,建成甘肃中药材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精深化加工提升“含金量”

近日,陇西广药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在甘肃省陇西县揭牌,这家由广药集团投资的企业将在陇西建设占地面积150亩的甘肃广药采芝林中药科技产业园项目,集中药饮片生产、研发、物流及中药产业配套等功能为一体,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10亿元以上。

广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介绍说,该项目是广药集团在甘肃系列投资项目之一,一期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中药超微粉及精制饮片生产线及中药饮片科技创新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预计项目建成当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到4亿元。

长期以来,产业基础薄弱、缺少大企业带动是制约甘肃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医药产业中,大品种是成就大企业的核心,陇药产业最大的短板正是缺少大品种。”甘肃省陇药产业协会会长夏祥表示,要发展壮大甘肃中医药产业,必须要做大几家企业,带动产业链上的前端和后端一起发展,“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一个逻辑,就是要用大品种来带动大企业,用大企业抱团形成大产业”。

今年8月份,甘肃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陇药大品种大品牌推动龙头企业发展政策措施》,提出将以培育陇药大品种为切入点,提升陇药综合实力。到2020年,培育2个到3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5个到8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15个到30个单品种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陇药大品种。

在定西市,目前中医药加工已基本实现由初级切片向饮片炮制、有效成分提取、成药制造、保健品开发全产业链的拓展延伸。全市现有中药加工企业240多户,纳入统计的66户重点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07亿元,工业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1.7%和13.2%。

同时,甘肃还探索发展中医药旅游产业。陇南市委常委、副市长邓峥波介绍说,在中医旅游养生方面,陇南已建成了4个中医药养生旅游生态景区,20多个中医药养生旅游景点,4个中医药博物馆,养生药膳馆24家、中医药养生保健馆超过百家。

随着一大批中药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壮大,到2020年,甘肃中药材深加工转化率将达到50%(其中精深加工率达到20%),中医药旅游年增长20%以上,全省中医药及相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中药种植业250亿元,医药工业250亿元),年均增速15%以上。

规模化仓储建设“天下药仓”

“干而不燥、凉而不湿的自然条件,让陇西成为天然优质药材仓库。”陇西县中医药产业发展局局长王仲良介绍,自然环境优势也让陇西中药材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物流格局,“从目前看,陇西的中药材仓储仍然是刚性需求,只要有仓库,马上就被存满”。

在中药材行业内,有个“南药北贮”的概念,而甘肃则因气候条件等先天优势,成为“南药北贮”的最佳区域。目前,甘肃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保持在100万吨以上,中药材年交易量保持在150万吨以上。

同时,甘肃已初步形成以陇西首阳中药材市场、岷县当归城市场、渭源渭水源中药材市场等为龙头的市场体系,全省通过药品零售企业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的中药材标准化营销企业达500多家。今年年初,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上线运营,已完成线上线下交易额50亿元,定西党参、黄芪、当归价格一度成为全国价格的“晴雨表”。

在甘肃,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地域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后劲。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甘肃省政府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举办,陇西县主会场和渭源县、民乐县、武都区分会场共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7个、投资合同项目39个、合作协议项目44个、采购供货协议29个,总金额185亿元,为甘肃省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增添了新的机遇和动能。

甘肃省省长唐仁健表示,甘肃将加快建设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步伐,加速形成“中药陇储,陇药中用”,打造西南西北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建设西北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和国际体检中心。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