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区立足自身基础条件与发展优势,出台含金量足的政策,划定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强化上市企业培育、孵化和服务,完善高精尖产业布局,谋求创新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
高精尖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成为各地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北京市顺义区日前出台18条精准贴心的扶持政策,贯穿高精尖产业从研发设计、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应用到企业上市全过程。顺义区正通过打造政策高地,谋求创新发展的主动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
“18条”输送真金白银
11月15日,在顺义区召开的“2018产融合作峰会暨顺义高精尖产业政策发布会”上,《顺义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涉及“促进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发展、促进企业上市、促进人才集聚”五大方面的18条支持政策。
按照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实施方案和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区被确定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示范区”主平台,并被赋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使命。
这份自发布之日起试行3年的文件中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比如,支持具有全球知名度的跨国企业在区内建设中国研发中心,对科技成果突出、带动效应强的研发中心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出资1000万元与金融服务机构共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风险处置资金池,吸引社会资本,放大资金规模;对孵化出“隐形冠军”企业的创新载体给予重点支持等。
“谁掌握了高精尖的技术,谁就能获得要素的配置权,获得创新发展的主动权。”顺义区副区长支现伟说,“对正处于产业转型关键期的顺义来说,布局高精尖产业对做好‘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尤其重要”。
支现伟表示,通过分析基础条件与发展优势,顺义重点聚焦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与航空航天产业三大产业,用好这“三支箭”完善高精尖产业布局,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首都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画好棋盘”。
“‘18条’是在对全区30多个已有政策进行梳理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堪称区内覆盖面最广、针对性最强、突破性最大的政策。”顺义区创新办主任兰雄景告诉经济日报记者,针对以往产业政策资金少而散的不足,此次将资金“化零为整”,集中用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几个重点领域。
除了资金,新政策还突出了“解忧”,兼顾了土地、公租房、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市场推广等配套保障,在北京乃至全国形成高精尖产业集群发展、高层次人才快速集聚的政策高地。
50平方公里先行先试
作为北京的工业强区,顺义已经形成了“3+4+1”的主导产业体系,明确提出除了重点发展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创新型产业外,提升发展临空经济、产业金融、商务会展、文创旅游四大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培育高精尖矩阵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让好政策发挥最大效益,高效利用存量产业用地,优化完善产业空间布局,顺义首期划定了50平方公里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聚焦区位、空间、产业,凝聚发展后劲。
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示范区主要发展三大千亿级高精尖产业,围绕研发、设计、中试、测试、成果转化、系统集成等产业环节,聚集柔性化、定制化、服务化等产业形态,发展示范工厂、智能工厂、云工厂等模式,吸引互联网+、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知识经济、绿色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
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顺义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00家,培育发展10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领军企业,建设50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吸引和培育100个高技术领军团队,形成勇于创新、包容创新、服务创新的文化氛围。
目标远大,入区的“门槛”自然不低。不仅要求企业有明晰的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产业化项目投资强度要达到亩均投资不低于1300万元,还要求产出效率要达到亩均年产值不低于2000万元或亩均年纳税不低于130万元,同时符合安全生产、节能环保等方面要求。
高门槛拦不住真正的优质项目。仅在此次“产融合作峰会”期间,就有投资总额达300亿元的17个高精尖项目签约顺义,其中总部类项目1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前沿技术的领军企业12个,年产出预计达百亿元的项目6个。这些项目既重点聚焦主导产业体系,又涵盖产融合作、产学研合作等高端平台,代表了所在行业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50平方公里的起步区会划定在哪里?兰雄景表示,新项目落地优先选择有条件、有基础、有业态、有环境的区域。通过升级区内已有产业,植入发展要素,集聚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区里的特殊政策也将在起步区先行先试。”
着力推动产融合作
作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产融合作是顺义发展高精尖产业的又一张“底牌”。目前,金融产业已成为顺义的第三大支柱产业,顺义正围绕建设“北京新兴金融聚集区”这个目标,打造“后沙峪金融商务区、马坡金融城、空港融资租赁产业园”3个平台,深耕上市前培育、上市中支持、上市后服务,营造良性互动、互利共赢的企业上市生态环境。
顺义区政府日前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这项合作不仅给顺义带来“北京市上市挂牌企业总部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更明确将着力培育和推动顺义区内优质企业上市挂牌,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顺义板块”。
顺义区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科技创新、战略新兴产业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上市挂牌企业总部基地的天然沃土。顺义是北京的高端制造业基地,有众多优质实体企业和上市企业。建设上市挂牌企业总部基地,对顺义发展高精尖产业、壮大上市企业集群意义重大。未来,顺义将以上市挂牌企业总部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推动产融合作,让更多上市挂牌企业愿意来,让更多准上市公司进得来、留得住、长得大。
如今,以《顺义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指导,顺义进一步修订完善《顺义区推动企业上市工作办法》,企业上市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的区级政策资金支持。顺义正逐步形成上市前、上市中、上市后的全程化政策扶持体系,持续吸引聚集上市挂牌企业总部,强化上市企业培育、孵化和服务,壮大上市企业集群。
通过积极与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对接,顺义区还将开展与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合作,加强专业培训,解决企业上市、融资和发展难题。同时,筹建上市企业协会,搭建企业上市所遇问题的交流合作平台等。
此外,顺义区还将进一步扩大高精尖产业基金规模,鼓励设立天使基金,加大对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等扶持,发挥风险投资、股权基金作用,完善科技金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