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1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段奋斗史 聚起城之魂
□ 张丹青 魏永刚
右图 三线建设博物馆内树立的浮雕,展现出当年三线建设的热情。 魏永刚摄
下图 攀钢轨梁厂正在生产的钢轨。
魏永刚摄

☞ 那双展不开的手,那副灿烂的笑脸,让我们久久难忘。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老一辈建设者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四川攀枝花是少有的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因此,他们“自称”: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作为一种植物,攀枝花是美丽的。有介绍说,这种花“花红如血,硕大如杯,远观好似一团团在枝头尽情燃烧、欢快跳跃的火苗,历来被人们视为英雄的象征”。

作为一座城市,攀枝花是厚重的。她是上世界六七十年代,我国“三线建设”的成果。一个金沙江边的荒村,在建设者们肩挑手刨中,不仅为共和国建设提供了钒铁矿石和大量的钢铁、钛钢产品,而且成长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这个美丽如攀枝花的城市,昭示的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

一个使用36年的水壶

2015年,三线建设博物馆建成的时候,攀枝花原市委书记秦万祥同志把自己的一个水壶捐赠给了博物馆。

这是一个使用了36年的水壶。秦万祥同志是1966年到攀枝花来的建设者。那年夏天,在昆明百货大楼里,他花3.71元买了这个水壶。水壶要比一般水壶个头大,盛水多。对于当年每月只有38元钱工资的秦万祥来说,这水壶“价格不菲”。

这个水壶跟着秦万祥在攀枝花爬坡涉水,一跟就是36年。攀枝花日照强烈,有“日光城”之称。秦万祥他们出门既要背水壶,还得戴草帽。秦万祥称他与这个水壶和草帽是“三结义”。后来,秦万祥又把这个水壶“借”给了上学的儿子用它背水。他亲切地称这个使用了36年的水壶是“老伙计”。

2002年,秦万祥同志调离攀枝花,这个水壶依旧随身。2015年,在向三线建好博物馆捐献这个水壶时,老秦感慨地写了一首诗,题目就叫《水壶——我的老伙计》。他写道:

老伙计,老伙计,每每见到你,思绪难平息。

……

艰苦奋斗几十年,日子好了没丢弃。把你摆在显眼处,几次搬家先搬你。

……

开发建设攀枝花,历史功劳也有你。你在这里不说话,见证历史最有力。

读着这些诗句,我们就能想到当年第一批三线建设者们在艰苦条件下的那段艰苦岁月。

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个重要阶段。1964年至1980年,为了“备战备荒”,党中央和毛主席直接部署在我国中西部地区13个省、自治区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简称“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涉及西南三线、西北三线和中南三线,三线范围是指长城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腹地。重点在四川、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三线建设共安排建设项目1100个,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和工业布局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攀枝花地处内陆腹地,地形险要,矿产丰富,十分符合当时三线建设“靠山、分散、隐蔽”的布局原则,由此成为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天,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里以黑白图片,展示了建设者们当年的风采。在干打垒的房子里,设计人员三个人共用一盏马灯,趴在床上描绘设计图纸;白天使用的扁担,晚上拼在一起就成了床板,建设者们称之为“白天杠杠压,晚上压杠杠”……

在攀枝花东区的一个早市门口,我们遇上了陈明瑶老人。这位热情的老大娘说起当年的攀枝花,一脸自豪。1945年出生的她,是1965年12月招工从四川广安到这里来的。她说,当年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一怕马蜂二怕狼,三怕横过金沙江”,因为过了金沙江就到攀枝花了。一踏上这片土地上,她和三十多个姐妹的工作就是挑担子建设住地。说着,她伸出一双手来,每个手上都有两个指头弯曲无法伸展。她说:“那些年落下的风湿关节炎,但是不影响干活,我现在也还能挑得动七八十斤的担子呢。”说到攀枝花的一些地名,她如数家珍,那都是他们年轻时抛洒汗水的地方。

那双展不开的手,那副灿烂的笑脸,让我们久久难忘。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老一辈建设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攀枝花人自豪地告诉我们,投产数十年来,从煤炭矿山到冶金矿山,攀枝花没有一个采场、采区出现过因矿产资源不实而荒废,没有一个矿井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

一段曲折不平的山路

攀枝花建设是在一个叫弄弄坪的地方开始的。最早开采的矿山是五道河地区的兰尖铁矿,1967年开始挖矿,直到2010年才改为地下开采。而兰尖铁矿不远处的朱家包包矿山今天还是攀钢铁矿的露天开采矿井。

我们站在巨大的矿坑前,看着开矿留下的一圈一圈阶梯状台阶,仿佛细数着一颗百年老树的年轮。工程师谢代洪介绍说,每一个台阶的高度是15米,从1971年开挖算起,现在最高的地方已经挖过了50多个台阶。至少两代人把自己的青春写在了这一圈一圈向下进军的矿坑里。

和谢代洪一起介绍情况的蒲勇,是三线建设的第二代。他的父辈从四川巴中援建攀枝花而来。1974年出生的蒲勇,1997年复员到朱家包包矿的时候也正是青春年少。他指着过去父辈们留下的阶梯状台阶,介绍着矿山绿化修复工作。“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建设数字矿山、绿色矿山、和谐矿山。”他说。

离开朱家包包矿,从五道河地区驱车向弄弄坪,我们去参观攀钢的轨梁厂,车程二十多分钟。行走这段曲曲折折拐了不知多少道弯,还要上坡下坡过桥的路途,我们似乎走过了攀枝花的一段“编年史”。

从1965年小批量集结队伍开始,到1970年7月1日攀钢1000立方米一号高炉正式出铁,不到五年时间;1971年出钢,1974年8月具有年产110万吨轧材能力的轨梁厂投产,从出铁到成材,又用了四年时间。在深山峡谷中,这种建设速度是从来没有过的。

今天,轨梁厂是攀枝花钢铁公司的一个重要拳头产品生产基地。在万能生产线旁,我们看着钢锭从轧机下面缓缓推出,经过初轧、精轧、校正等等工序,就在生产线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红线,成为一根百米长的钢轨。攀枝花市东区政府的一位同志说:“我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来过这里了,但每次看到这个场景,我都有一种自豪感。”现在,攀枝花生产的钢轨不仅在我国高铁和多个城市的地铁、城铁中使用,而且是国家唯一的出口免检钢轨,出口包括美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车间里刷着一条豪迈的标语:

有梦想的地方就有中国铁路,有中国铁路的地方就有攀钢钢轨。

攀枝花就是靠着这样一种豪迈的精神,从金沙江边的一个小村一路走来的。三线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段特殊经历,给我们留下一种宝贵精神。对于“三线精神”的内涵有着各种概括。作为从1966年就投身这项事业的建设者和亲历者,秦万祥老人认为,“不畏艰险,为国担当”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是三线精神中最不能或缺的。他说,担当精神是一个人、一个地区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人的成长,都要有这种不畏艰险、为国担当的精神。他说,艰苦奋斗与开拓创新是并行的。当年的建设中有很多创新,那些创新是在艰苦环境中逼出来的。今天,我们面对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更要在有利的环境下发扬创新精神。担当和创新是三线精神的重要内涵。

一座精神厚重的城市

在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有一个单元展示了攀枝花的历史。走向展馆大门的墙上,是攀枝花建设过程中100位劳模的手印;入口是100位劳模的笑脸;走到展馆的通道上,是一串串铜模脚印,那也是当年劳模的足印。

28岁的研究生覃礼就是从这些手印和脚印中感受和认识攀枝花的。这位去年才从太原理工大学毕业的研究生,自小在重庆长大。他说:“在我来这里之前,攀枝花对于我就是一个城市;来了之后,我才认识到,这是一座精神内涵丰富的城市。”

覃礼在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墙上看到了他同事父亲的手掌印迹和脚印。他说:“上辈人靠勤劳创造了这座城市,而我们距离那些劳模非常近。”后来,他多次带着亲戚朋友去参观这座博物馆。

博物馆里,解说员陈珈含不经意间就会指着某一张图片说,可能我爷爷参加了这个活动。在攀钢炼出第一炉铁的庆祝大会照片前,她指着远处问:“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看着我们一脸疑惑,她自豪地说:“我爷爷说过,那后面山上站着的也是参加会议的人们,他就站在远处。当时扩音设备差,他们站了几个小时根本没有听到庆功讲话的声音,但大家都静静地站在那里。那时候的人们,纪律性多么好啊!”

三线建设的精神财富大概正是通过这种直观的感受得到了传承。三线建设博物馆馆长莫兴伟告诉我们,博物馆2015年3月一开馆,立即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开馆两周参观人次就达到了12万人次。这个数字在后来这几年一路攀升。2016年参观人次是40万,2017年就达到了45万,今年前九个月已经超过40万人次。

今天的攀枝花,有着独特的亲和力。攀东区一位外地来的同志告诉我们,他给刚刚在此出生的儿子取名“攀攀”。他说,不管我儿子将来走到哪里,都希望他能记得攀枝花,记得这座美丽而厚重的城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