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周末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阳澄湖边品蟹乐
□ 林国强

“吃蟹是风雅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

正是“黄粳稻熟坠西风,肥入江南十月雄,横跪蹒跚钳齿白,圆脐吸胁斗膏红”的品蟹尝鲜的最好季节。金秋的一个周末,我与朋友相约来到“千年水乡古镇,百里湖中绿洲”的江苏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尽兴品尝“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红”的阳澄湖大闸蟹。

站在阳澄湖边远眺,水岸芦苇丛生,湖面波澜不惊。一片片围网围住“茁壮成长”的大闸蟹,远处船影点点,煞是好看。阳澄湖大闸蟹,因青背白肚、金钩黄毛、肥鲜香美、口感好、肉质细腻被誉为蟹中极品,深受各地食客的追捧。故蟹的价格不断攀升,五两半的公蟹和母蟹每只二百元,最低的三两每只也要六十八元。看来清澈深邃,水草丰美的阳澄湖生态不错,湖里的蟹儿们活得很滋润,心情一愉快,肉质就肥美。每到这个季节,专程赶往阳澄湖品蟹的中外食客也是年年激增。

品蟹尝鲜,一直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至乐。如一生甚爱吃也挺会吃的宋代大文豪苏轼,嗜吃蟹到“但愿有蟹无监州”的地步,自叹:“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明代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描写吃蟹的情景,可谓淋漓尽致、生动逼真:“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无他,乃蟹。”“河蟹十月与稻谷俱肥……甘腴虽八珍不及。”人称“蟹仙”的清代剧作家李渔是位品蟹高手,说起吃蟹简直就是眉飞色舞,口水狂流:“凡食蟹者,只合全其故体蒸而食之……入于口中实属鲜嫩细腻”“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独于蟹螯一物,心能嗜之,口能甘之,无论终身一日皆不能忘之。”张岱和李渔,真算得上明末清初的两位吃蟹名家。“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这是《红楼梦》中苏州姑娘林黛玉描述阳澄湖大闸蟹的色香味,可谓形象、生动、准确。你瞧,喷香的“嫩玉”“红脂”,光读这诗就足以让人垂涎欲滴了。章太炎夫人汤国黎女士在诗中表白更直接:“不是阳澄蟹味好,此生何必住苏州!”喜爱之情由此可见。

江南人视吃阳澄湖大闸蟹为最大享受,自古至今延续不变。如今吃蟹尝鲜,已逐渐发展为人们聚集亲朋好友的一个最好机会,尽显亲情或友情,不亦乐乎。

在阳澄湖吃大闸蟹都是现捞的。我们跟随蟹农来到养殖场,只见湖面上遍布着竹竿和网围,围网内有几只硕大的蓝色网箱,蟹农将蓝色网箱从水中吊起来,把捕捉上来的雌蟹和雄蟹被分装在不同的网箱里。此时,看大闸蟹翻越网口的“横行”样子,颇似“攀岩”的架势,八只脚牢牢地钩在网眼上,露出白白的肚皮。其闪烁的灵气和内在的气质,令其他河蟹望尘莫及。

阳澄湖大闸蟹蒸煮皆可,而清蒸是最普遍、最容易也是最好吃的方法。吃大闸蟹要的是慢活细功夫,慢慢地剥剔,细细地品尝,吃的就是耐心,耐心即是雅趣。蒸好上桌后,我们两手开工打开蟹盖,掰开通红的尾盖蟹壳和蟹身,揭去蟹脐壳下面的六角板、摘掉蟹胃蟹肠子,蟹黄如金,蟹白似玉,蘸上用姜丝、香醋等配制的调料,送入口中,肥嫩甘怡。吃蟹腿还是比较简单的,用牙齿咬断长节前端嘬,然后一拉一吸,一条长长的蟹肉就出来了。这既品尝了蟹足的鲜美,又体验了吃蟹的兴味。无怪乎丰子恺的父亲要说:“吃蟹是风雅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

我们边品尝大闸蟹美味,边欣赏水天一色的阳澄湖,谈笑风生,惬意弥漫。作为金秋的日常生活乐事,吃出食文化的香蕴几分,悟得一种美好优雅,让人品味到了生活的悠闲快乐。正应了梁实秋先生那句感叹: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