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雕塑“被穿衣” 只关文化不涉素养
□ 司马童

近日,在河南平顶山市区,一小区的欧式裸女洗浴雕塑被刷上红色泳衣,经媒体报道后雕塑又被刷成全白色,恢复了“全裸”状态。此前,这个小区内的一些大爷大妈曾吐槽:雕塑一丝不挂不文明,还是“穿”了衣服好看些。

小区水池里的欧式裸女雕塑,“穿”上件红底白点的蔽体泳衣,大爷大妈们可能觉得不再“有碍观瞻”了,可有点见识的居民便要不乐意了:安格尔的代表作《泉》中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虽然身体袒露,其所体现的则是像泉水般清澈纯洁的少女美,如此画蛇添足,岂非把著名雕塑也搞成手机贴膜了?

实话实说,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确会时常体现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对于小区里裸女雕塑“穿衣”又“脱下”的滑稽一幕,有些自认为颇具艺术细胞的看客,可能动辄就要拿年长者的“观念陈旧”说事;而我却以为,居住小区毕竟不是艺术场馆,针对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要不要设置这样的“高雅摆设”,住在其中的人们,才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雕塑“被穿衣”,着实只关文化传承,而无涉素养代沟。

覆在小区裸女雕塑身上的衣服“穿而复脱”,不等于大爷大妈的吐槽肯定错了,或许只是老人们不想钻牛角尖过于计较罢了。有网友就说,其实画上衣服也可以称其为当代艺术,而没穿衣服的原件则未必是艺术,至多只能叫作古董复制品。何况,就文化习俗来说,雕塑属于艺术范畴,但摆放在公共场合,理应考虑普通受众的审美理念。诚如有论者所指,“不穿衣服”的雕塑是“艺术”,若是放错了位置,就不能高高在上,一味讽刺其他人眼中的“低俗”之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理解了雕塑“被穿衣”背后的文化差异,一些人就会放下某种“高雅优越感”,善于想到求同存异的包容与换位。事实上,前几年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在京展出的著名裸体雕塑“大卫·阿波罗”时,以马赛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也曾引发过一阵热议。此后,意大利驻华使馆的新闻官这样表示:央视或是为保护比较敏感的观众群体,可以理解。瞧瞧,对裸体雕塑视若寻常的外国人,都能有这种心态,我们又何必热衷于争执怎样欣赏才属“正宗”呢?

河南平顶山的那个小区,或许是当地的一处“高档小区”。但在“雕塑风波”传开之后,有人就设想,假如当初把水池中的裸女雕塑换成假山亭台,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争议之事了。这倒提醒了某些小区的设计建造和物业管理者,“为业主服务”并非一句空话,不管大的方面,还是小的细节,最好能多一点沟通和商量意识,事先把意见征求做得更全更实些。不然的话,你道裸女雕塑是“高大上”的时髦玩意,而在小区居民那里,却成了胡乱堆砌的尴尬景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