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8年10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延安:
“黄土地”刷出“新颜值”
本报记者 温济聪 张 毅

对近些年来过陕西延安的人来说,北风凛冽、风沙肆虐的形象已彻底不再。

从1998年在吴起县率先大规模开展退耕还林,20个春夏秋冬,延安创造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奇迹,验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短期内“生态修复”的成功样本。

坚持退耕还林二十载

来到“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吴起县,汽车沿着山路盘旋。翻过几道深沟,吴起镇马湾村跃入眼帘。眺望对岸山峦,沙棘林漫山遍野,一排排小油松掩映其间,煞是好看。

但20年前的山野,却是另一番景象。“下一场雨,脱一层皮,累死累活饿肚皮”。流传在当地农民口中的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景象和农民广种薄收、贫穷落后的生存状态。以吴起县为例,1997年底,全县人口达到11.8万人,农作物种植面积185万亩,散牧羊达23.8万多只。人垦畜踏,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水土流失面积惊人地占到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7.4%,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区之一。

1999年起,延安实施的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占到全市国土总面积的19.4%,占到全国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的2.5%,全省的27%。工程涉及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国家累计投入退耕还林各项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30.6亿元。近20年的退耕还林,延安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46%提高到2017年的81.3%,提高了35.3个百分点;入黄泥沙量由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88.4%。延安市因退耕还林面积大,成效显著,是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啃下生态建设硬骨头

如今的延安满眼苍翠,一改以往满目黄土的荒凉景象。站在吴起县金佛坪流域山顶极目望去,到处是松树、沙棘。

如何啃下生态环境不堪重负的硬骨头?“20年来,这片土地由黄变绿。现如今,我们更要由绿变美。”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指着山坡上的刺柏说。

仝小林介绍说,延安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实行全面综合治理;坚持一手抓退耕还林,一手抓成果巩固。还实行全面严格的封山禁牧和舍饲养畜制度,严格征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审批程序,减少人为破坏。同时大力调整林分结构,提升退耕还林整体效益。

“我们的经验,一是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二是有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规划的实施和落实;三是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建设沼气、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舍饲养畜,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四是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五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仝小林说。

“聚宝盆”长出了“致富经”

当地的村民曾担心,树不能吃。那20年后,农民吃啥?

栽下“聚宝盆”,长出“致富经”。站在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后山上,可以看到红色旅游观光电瓶车川流不息,千亩果园枝繁叶茂,大大小小的苹果挂在枝头。

金秋时节,村民梁晓岗正在自家的苹果园内忙个不停。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十六字方针以后,梁晓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将自己的15亩坡耕地于2000年全部退耕还林,根据适地适树原则分别栽植刺槐、山杏,现已全部成林。现如今,梁晓岗种植苹果60多亩,有10亩苹果园已挂果,亩均收入4000元左右,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

进入安塞区雷坪塔村,满眼都是绿。你无法想象,曾经的雷坪塔村山大沟深、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1981年,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张莲莲,开始在这里植树造林。1990年前后,她再向村里要求承包110亩荒山荒坡,把植树造林的重点转向经济林果。1998年起,她又先后承包1200多亩荒山,全部种植核桃、刺槐等经济林,从此走上了“以林养林”的规模化生产道路。2015年以来,张莲莲带领儿子、儿媳,依托种树发展起林上和林下经济,利用承包的千亩山地,搞起了农养结合的万只莲花鸡生态农场,走出了一条“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新路子。

梁晓岗、张莲莲只是延安鼓起村民“钱袋子”的缩影。退耕还林改变了延安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劳作方式,使全市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了出来,通过发展山地苹果为主的经济林果、现代化高效设施农业等绿色产业,农民逐步脱贫致富,过上了富裕生活。

延安退耕还林20年,还出青山绿百姓富,点燃老区人民创建“美丽延安”的热情,绿的情怀、绿的故事正述说着圣地延安今天的收获和未来的希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