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庆祝改革开放40年 变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一票难求”到“四纵四横”、从“大排长龙”到“动动手指”
三大变化让百姓出行更有获得感
——改革开放40年铁路建设成就综述
图为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实现国产化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 金 森摄

“绿皮车,晃悠悠,木板椅,小方桌……”北京老人倪淑兰还记得,1978年她回河北老家,200多公里路程坐了一夜火车。这两天,她女儿给她买了火车票,“8个多小时就到香港啦!”老太太简直不敢相信。

倪淑兰感叹的背后,体现了40年来中国铁路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数量上看,40年来我国铁路运营里程增长超过144%;从质量上看,我国高铁从无到有,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高铁动车占全国铁路运营里程比例早已突破六成;从百姓感受看,满满获得感更具说服力,排队长龙、脏乱差的环境一一消失,高铁上座率持续保持高位。

“中国铁路了不起!”能让百姓在乘坐火车出行时赞不绝口,是铁路行业发展40年交出的满意答卷。

“绿皮车”记得吗

如今“复兴号”驰骋天下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没有机车制造业。1949年,我国机车型号多达198种、4069台,出自9个国家的30多家工厂,人称中国“万国机车博物馆”,而且基本是蒸汽机车。

1974年,东风4型机车出厂标志着我国新一代内燃机车登场,成为40多年前我国铁路机车的主力。墨绿色的车身、黄色的腰带,成为当时铁路的经典标志。

虽然解决了自主研发机车的问题,但“绿皮车”速度着实慢。直到1993年初,全国客车平均时速只有48.1公里。体验也不佳,锅炉、电风扇、皮质座椅是经典配置,闷热、缓慢、吵闹是正常现象,“况且况且”的声音陪伴了多少人离家寂寞的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机车技术发展迅速,电力机车出现并实现了铁道牵引技术的转换,列车逐渐升级换代。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配置了空调、电暖器、布艺海绵的“红皮车”代替了“绿皮车”的主力位置,第一代25G型客车是其中的代表。25G型客车运营时速可达120公里,主要供特快列车使用。

从1997年到2007年,我国铁路10年间先后6次大提速,机车技术、列车配置也有了新的突破。2007年开展的第六次大提速,在多年开行快速列车并引进外国动车组作高速列车的基础上,出现了中国品牌高速列车品牌CRH,命名为“和谐号”,快速铁路进一步大发展。

从2012年起,我国针对高铁运营特点,制定中国标准,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复兴号”动车组。2017年9月21日在京沪高铁上以350公里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

老广九线坐过吗

如今“四纵四横”已建成

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从北京坐高铁到香港最快8个多小时。

广深铁路是原广九铁路,可称为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窗口和高铁“试验田”,创造了中国铁路的多项“第一”,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广九铁路最初开行时间为1911年,后两度中断,1979年恢复,被誉为连通香港和内地的“亲情线”“黄金线”。恢复运行的广九直通车是当时全国唯一蓝色车体的空调列车。“乘务员上岗必须化淡妆、穿西服、系领带、穿半高跟鞋,开辟了内地服务业‘抹口红’先河。”原广九车队队长、现任广九客运段行政办公室主任毕江回忆说。

虽然看起来“高大上”,但当时人们乘坐火车并不轻松。由于全国铁路运营里程短、列车运行速度慢,铁路运力严重不足。加上改革开放初期大批人南下打工,运力需求猛增,春运期间尤其“一票难求”,睡在行李架、猫在座位下、站在厕所里、上车走窗户……种种窘状在当时司空见惯。

40年来,广九铁路经历了线路延长、列车提速、电气化改造,运力不断提升。运行初期,广九直通车日均开行仅1对,全年运送旅客仅30多万人次;目前,日均开行12对,全年运送旅客380万人次,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2倍。

广九铁路的变化得益于我国铁路网逐步完善。经过40年发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2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增长了144.2%;建设了一大批铁路干线,路网规模和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进入投资强度最大、新线投产里程最多的时期。2013年至2017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万亿元,其中2014年至2017年连续4年完成投资超过8000亿元;高速铁路建设突飞猛进,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运营。截至2017年底,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硬板票还留着吗

如今网络购票占比超八成

收藏爱好者或许记得中国铁路第一代火车票是硬板式火车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使用的硬板式火车票通过售票员手工售出,车次、座位和发车时间都以小纸片形式贴在车票背面。”退休铁路工作人员郭厚道说。

从1996年起,计算机售票逐步开始取代传统售票方式,火车票也由硬板式转变为软纸式、磁卡式。2011年,铁路客票系统实现了全国计算机联网售票。随着移动网络普及和手机性能提升,现在百姓购票再也不必“大排长龙”,只需“动动手指”。

如今,中国铁路客票系统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铁路票务系统,一年售出火车票超过30亿张,首尾相接可以绕地球7圈。12306网站和手机APP已成为最主要的铁路购票渠道,网络售票占比超过80%。

售票方式的改变,不仅让多年的“排队长龙”消失了,更体现了铁路服务意识的提升。随着铁路部门的改革,铁路市场化不断推进,服务不断提升。现在乘坐火车与40年前相比体验已截然不同。多渠道支付、行程提醒、高铁WiFi、网上订餐、自主选座、接续换乘、常旅客(铁路畅行)等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让坐火车更加轻松方便。车站环境、车厢状况的改善,也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美好出行的向往,旅客体验正在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

车在变、线路在变、服务在变,铁路服务人民群众出行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火车票价格多年没有上涨,在许多偏远地区,乘坐价格低廉的“绿皮车”依然是老百姓出行首选。有的地方甚至可以带着鸡鸭猪羊上车,火车为百姓连起了脱贫致富路。

我国铁路发展步伐仍未停止。2018年4月份,“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揭开面纱,京张高铁采用的动车组将是“复兴号”升级版,在智能化、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综合节能等方面实现升级;不仅将实现350公里时速的自动驾驶,还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动车组将更加“聪明”。同时,动车组还将采用可回收降解的内装材料及废水回收再利用设备,并配备自动灯光调节系统、降震减噪技术,使列车运营更绿色化,乘坐更加舒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