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有利于释放科技创新的庞大动能。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但是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公民科学素质的建立必须依靠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构建科学普及共建机制
日前公布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2018年)》数据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已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从2010年的3.27%提升到2015年的6.20%,2018年进一步达到8.47%,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科学素质提升需要迈过哪些坎?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
小心丰富信息量中的谣言
过去一年,许多与科学相关的话题备受关注:从“食物掉地5秒内捡起还能安全食用”“喝白酒能抗癌”等饮食流言,到“人会被从高楼掉下的硬币砸死”“地震云可以预报地震”的谣传,再到“脑细胞死亡不可以再生”“闪电不会两次击中同一个地方”“外太空没有地心引力”等争议……面对其中一些明显的谬误,你相信过吗?
挪威生物经济研究所所长尼尔斯·瓦格斯塔德坦言,信息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公众科学素质的提高,人们反而要更加小心,破除更多障碍。
按照达成的共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不仅是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基础手段,也是消除迷信、伪科学、极端思想,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认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公众科学素质的水平既构成其文化根基和底蕴,也决定着它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并影响着未来。
2016年1月1日,联合国正式启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今后15年制定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这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里,几乎每一项都与科学息息相关,也需要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来支撑。”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说。
在龚克看来,可持续发展与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为特征的科技革命休戚与共,也对人们的科学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即:适应绿色发展,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质;适应信息革命,发展信息化生存的科学素质;坚守创新灵魂,发展融合式创新的科学素质;坚守科学伦理,发展真善美结合的科学素质。
“应对人类面临的复杂性、全球性挑战,消弭知识鸿沟,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科技与文化协同发展,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人类共同福祉,实现世界文明共同繁荣。这需要我们共同合作,以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目标,有效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怀进鹏说。
教育是提升科学素质关键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2015年国际学生能力测试结果显示,中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仅为16.8%,这一比例不仅低于美国的38%,也远低于该组织成员国24.5%的平均水平。
我们需要面对的难题不仅是如何鼓励孩子进入科学行业从业,也应当考虑如何教会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科学素质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出新的科学家,更多的是带给人们科学思维,帮助我们在认知的道路上免受欺骗,也在面对新事物时能够拥有自主而独立的想法。”美国科学促进会首席执行官拉什·霍尔特说。
正如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西北大学化学教授J·弗雷泽·斯托达特反复强调,教育是提升公众科学素质的关键因素。他介绍,美国化学学会种子计划实施了50年,给学生免费提供实验室和实验器材,特别是帮助家境贫寒但有科学理想的孩子开展研究,参与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万人,其中89%的学生表示该计划激发了他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并希望今后能够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素质教育当从孩子抓起,并且终生延续下去,它将给予更多孩子改变人生的机会。”
“当前,我国公民科普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些差距,特别是科学素质发展还不平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比如面向农民、城镇新居民、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工程依然薄弱,科普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均衡化、精准化服务能力亟待提升。”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说。
杜占元指出,公民科学素质的建立必须依靠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动,尤其是要建立校内校外有效衔接的科技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教育到中职教育、高等教育,加强各教育阶段的科学素质培养,实施科技教育与基础培训工程,发掘科技教育科普资源,探索科教结合的新模式。
科学家要掌握更多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造就了许多新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的科学素质或高或低,但对科学和相关社会问题的评价有时会在公众间产生极大影响。与他们相比,科学家如何赢得更多科学的话语权?不得不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说。
周忠和认为,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作为科学家群体的社会责任也在发生变化,需要致力于提高科学教育与国民科学素质;对技术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包括维护国家和地区安全、关注人类居住环境、承担起沟通科学与社会的桥梁角色、倡导并践行负责任的科学行为等。“这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回应社会和公众诉求,旗帜鲜明地维护科学精神。”
“在美国,科学家受尊重程度仅次于军人,所以科学家在科普宣传中能够发挥巨大作用。”美国科学新闻媒体集团主编南希·舒特说,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家在与公众交流的过程中,应当避免直接分享数据,而是以更加平实、通俗的语言和方式,针对公众所关心的领域展开讨论。
对此,越南科学和技术联合会会长邓武明也有同样看法,“科学家应该花更多时间和公众互动,围绕不同人群的不同科学疑问和兴趣,可以是空气污染、塑料垃圾或是新型种子与化肥技术,找到合适的方式向公众进行科普宣传”。
中科院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饶子和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普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和变化。“科技相关词汇在老百姓日常对话中出现频率很高,除科普场馆、科研机构以外,专业从事科普相关工作的公司不断增多,社交媒体的兴起涌现出一大批专注科普宣传的自媒体,科普工作主体和形式日益丰富。”
那么,科研人员如何更好地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饶子和建议,科研人员要利用机构优势让公众零距离接触科研,开放相关科研设备测试和科普场馆等,让公众直观看到科学家如何开展科研,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科研人员可以发挥知识优势,聚合团队力量,建立优质科普媒体。此外,科研机构可以组织科学家就某一科学领域开展有知识深度的科普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