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读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8年10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根甘蔗两头甜”
——泉林集团变废为宝实现秸秆综合利用
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赵永斌 郭希燕

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有一家“专吃”秸秆的造纸企业——泉林集团。负责秸秆收储的泉林集团惠宇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宋占勇告诉记者,泉林集团采用“企业+乡镇收储中心+村级收集点”收储运营机制,研发出秸秆打捆机等装备,解决了秸秆快速收集及远距离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运输半径可扩大到500公里,一名种植户可从每吨秸秆中获利70元至120元。

让农作物秸秆身价提高百倍的,是泉林集团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它把秸秆变“甘蔗”,从其首尾两端都嚼出了甜滋味。在泉林集团轰鸣的制浆车间,农作物秸秆经过新式备料、立式连续置换蒸煮等环节后“兵分两路”,一路提取出秸秆纤维素用于生产本色浆,加工成不漂白、不增白的本色纸和餐具;另一路则提取黄腐酸做有机肥料,真正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将秸秆资源吃干榨尽。

“泉林秸秆本色浆的纤维强度等关键指标优于阔叶木浆,同时在制浆过程中取消传统漂白环节,生产过程不产生剧毒污染物AOX和二 英污染,安全卫生指标达到了食品级标准,改变了过去草浆仅可用于箱板纸、瓦楞纸等低档产品的‘草民’身份,转向生产中高档文化纸、生活用纸等高档产品。”泉林集团生活用纸销售部部长房翔宇介绍说,泉林生产的本色生活用纸、文化纸、食品包装盒(纸)等秸秆本色系列纸品,达到了美国FDA、欧盟AP和日本厚生省等食品级标准,通过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等绿色认证。同时,泉林集团还攻克了秸秆制浆造纸环保瓶颈,实现吨浆耗水30立方米以下,较国家标准限值低50%;外排水较国家标准限值低60%,COD、BOD、AOX等核心指标遥遥领先于国家标准,并优于国外发达国家木浆环保标准。

“从秸秆中提取黄腐酸,让原本稀缺、价高的‘贵族’肥料,变为投入与化肥相当的‘平民肥’,而且果实口感好,每斤能多卖0.1元。”辽宁省凌源市的黄瓜种植户李龙说。经中国农科院等19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长期定位试验,应用了泉林黄腐酸,能够在化肥、农药减量20%以上的前提下,粮食作物可实现平均增产10%以上,经济作物平均增产15%以上,同时作物品质大幅提升,耕地地力提升0.5个至1个地力等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