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指明了方向。“兴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发展具有强大价值引导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指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引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指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决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含糊。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兴文化”,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文化建设更好适应时代、跟上时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明了在新时代以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对待文化、朝着什么方向和目标推进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当前,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充分彰显。
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于“兴文化”实践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决不能当作口号,而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具体地贯穿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贯穿到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发展中,贯穿到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借鉴吸收中,更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兴文化”要求文化生产必须扎根生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文化生产的目标,用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和汗水写就了辉煌历史,孕育出鲜明独特的革命文化。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内涵、意义和当代价值,从革命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教育滋养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走好新的长征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追求和时代诉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的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有益文化成果。同时,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执笔:刘爱玲)